【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大小事·小大做”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美羊羊1天前精彩生活3

【原题再现】

(25-26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材料二: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陶行知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大小事·小大做”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引用了《道德经》中的语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做事情要从易处着手、从细处着眼。难事不是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而是由一个个容易的环节逐步积累而成;大事也不是凭空巨大,而是由无数细微之处构建起来的。圣人正是因为不轻视小事、易事,专注于细节,最终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重视基础、注重细节对于成就大事的重要性。

材料二则是陶行知所说“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此句指出事业本身没有绝对的大小之分,关键在于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如果对待大事采取敷衍了事、轻视的态度,将大事简单化处理,那么大事也会沦为小事;相反,若能以认真、严谨、重视的态度对待小事,把小事做到极致、做到专业,那么小事也能发展成为大事。这突出了做事态度和方式对事业发展走向的决定性作用。

两则材料都围绕做事展开,材料一侧重于做事要从易、细处做起,强调基础和细节的重要性;材料二侧重于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认真对待大小事的态度能改变事情的性质。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正确做事以成就事业。

立意上,可聚焦于“大小互化”的实践智慧。论述时需要体现二者统一性——老子之“细”是陶行知“大做”之基,陶行知之“大做”是老子之“细”的价值升华。开篇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因注重细节和正确态度而取得成功的简短故事,或者引用一句与做事相关的名言警句,引出对两则材料中关于做事观点的讨论,进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可以从论述细节的重要性、探讨做事态度的作用等角度展开,说明正确态度是注重细节的前提,只有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会去关注细节;而注重细节又能进一步体现和强化正确的态度。此外,可结合当下社会现象,如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容易浮躁、忽视细节,或者在工作中态度不认真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良影响,强调我们更应该注重细节,端正态度。结尾总结全文观点,再次强调注重细节和秉持正确态度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以细节为基,以态度为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立意:

1.以细节为笔,绘就事业宏图。

2.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稳步前行。

3.于细微处见真章,以端正态度行大道。

例文导写

欲成其“大”者必先就其“小”

成大事,就大业,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恰如刘邦以全局之观赢得天下;但欲成其“大”者,必先就其“小”,恰如老子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但现实中,“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懂,太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想一步登天。试想,在没有周密规划和长期积累的情况下,成功之花岂会轻易绽放?《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西谚也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于是,失败在所难免;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由此诞生了一大批“躺平”“佛系”的年青人。这是理想受挫之后的必然结果——好高骛远者怎能注意到脚下的坎坷?

时代赋予当代青年以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我们固然要瞄准这个目标奋勇前行,但我们的脚步不应是“凌空蹈虚”,而应该踩在现实的土壤上,每一步要站得稳,行得踏实。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时代已经步入AI智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聚焦于科技人才上。所以担负起国家交付于我们的历史使命,仅靠血气之勇绝不可能,唯有夯实文化根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方能于竞争之中争得一席之地。

成大事是我们很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成大事不易,也正是因为不易,所以会出现在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依然看不到成功的曙光的情况。静心想一想:我们若已竭尽全力,又何必执着以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未必就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大事的青年未必就不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好青年”。诚然,“勤能补拙是良训”,但人与人之间天资上的差异有时并非人力所能逆转。正视现实,固然令人无奈,甚至有点儿残酷,但具备正视自我的勇气也是时代青年的必备素养。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做大事的理想,但换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大事”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复兴中华固然是大事,在学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项工作,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友爱他人又何尝不是大事?我们虽然未能制造出“火箭”,没能研制出“大国重器”,但我们和谐了家庭与社会,服务了他人,尽到了一颗“螺丝钉”的责任,这不是大事又是什么?

青年有为,“大事”“小事”任君择,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久了做多了也能做成大事。关键在于,我们要保持不骄不躁的良好心态。

相关文章

高考考场作文难以突破高分瓶颈的根本症结

高考考场作文难以突破高分瓶颈的根本症结

原创 :麻豆子 来源:玩转语文麻文的语文工作室 大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麻文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其分值占比高、主观性强,既是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思想深度与文化素养的试金石。然而...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认知偏差”“共情沟通”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认知偏差”“共情沟通”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组稿:柳栖士 【原题再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知道了某件事之后,我们就很难想象,别人不知道这件事时是什么样子。这种认知偏差在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年轻人自己使用智能手机...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无惧坚守”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无惧坚守”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25-26高三上·河南驻马店·开学考试)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童年的梦境可笑的,就像是乌云隐藏着,外面的世界漆黑着,而我依然是一个篝火者。 这段歌词来自歌曲《妈妈的话》,听了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平凡与伟大”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平凡与伟大”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国演义》 材料二:“我常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草能生在高山、峡谷、河溪旁、...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积小胜为大胜”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积小胜为大胜”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积小胜为大胜》一文中说:“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善于避险与敢于挑战风险”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善于避险与敢于挑战风险”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意在劝告人们远离危险之地。而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道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前往。 以上材料引发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