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

美羊羊3小时前精彩生活2

新学期开学,已近花甲的刘玉忠,一如往常,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学校,站在校门口欢迎欢蹦乱跳的学生们。校门外,一簇簇红柳迎风摇曳。乡亲们称赞刘玉忠:40年来,他就像一株红柳,扎根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中学,守护着乡村孩子。

红柳不惧风沙、不畏严寒、扎根大地。这,也是刘玉忠。

1985年,年仅20岁的刘玉忠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索伦中学。一走进学校,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惊呆了。三间铁皮顶架子房孤零零立着——两间作教室,一间当办公室。每到寒冬,大风掠过,铁皮房顶梆梆作响,扰得讲课难以继续。食堂的饭碗里常有屋顶掉下的灰渣。

三个月后,同来的两位年轻教师因条件艰苦离开了,他却留了下来。“我也是农村娃,不怕吃苦。”刘玉忠说。

40年间,他曾有三次机会调往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却都一一放弃。“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他说。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刘玉忠在课堂上注重因材施教。他探索出“兵带兵、兵教兵、兵强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互帮互学中激发潜力。

“刘老师的课,不只是学知识,更是学方法。”学生们这样评价。多年实践中,他主持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课题研究,把索伦中学从一所乡村薄弱校带成区域教育的标杆。

在同事们眼中,他更像一根“定海神针”。担任教务主任32年,他常常带着年轻教师“磨课”,逐字逐句修改教案,耐心传授课堂经验。“责任心比经验更重要。”刘玉忠这样说。

2022年,教师武任超初登讲台,刘玉忠一对一“跟课带教”,短短一个学期就让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选对了老师!”

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

刘玉忠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守护者。20世纪90年代,一对姐妹因家境困难萌生辍学念头,他骑车奔波百里,把孩子“追回来”。“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有一次,一名学生因贫困放弃求学,在外做临时工。刘玉忠找到已毕业的学生作向导,翻山越岭赶到孩子家中,耐心劝说家长:“再苦再难,也不能让孩子放弃学业。”后来,这个孩子顺利升学,并以刘玉忠为榜样,现在也走上了讲台。

他的学生中,有人靠知识改变命运;有人多年后回乡捐书助教,却不愿留下姓名。“看到孩子们有出息,是我最大的欣慰。”一提起学生,不善言辞的刘玉忠总会露出笑容。

刘玉忠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称号,此次又入选2025年“最美教师”。但在他看来,荣誉是属于全体乡村教师的。

索伦中学的校园,已从当年的铁皮房变成了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校舍。如今的校园占地超5万平方米,2020年装上24块电子智慧黑板,2023年建成塑胶体育场,甚至还增添了录播教室与多功能室。

明年,刘玉忠就要退休了。谈及心愿,他想了想说:“希望索伦中学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把‘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精神一直守下去,发展得越来越好。”

索伦河谷,那株挺立的“红柳”仍深深扎根在大地上。

(记者 高平 王潇)

相关文章

知名211大学:2025招生首次突破4000人!

知名211大学:2025招生首次突破4000人!

5月17日,“相约北邮,智选未来”北京邮电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中透露,2025年北邮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4120人,首次突破4000人,较去年增加220人,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同时,今年北邮新增...

被迫离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正扎堆香港“避难”……

被迫离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正扎堆香港“避难”……

近期,美国收紧国际学生签证政策,超过1700名外国留学生及毕业生的居留权被撤销,大批中国留学生被迫中断学业。 在这一背景下,香港的高等教育迎来新机遇。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随着美国签证限制趋严...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本书彻底讲透了!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本书彻底讲透了!

人们常说“就算学了数学,在社会上也派不上什么用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学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支持,甚至可以说“世界是由数学建立的”。 举例来说…… 现在要把一张 A4 大小的海报放大至 A3 大小...

怎么吃透招生章程?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解读↓

怎么吃透招生章程?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解读↓

央视网消息:随着高考临近,各高校陆续公布2025年招生章程。它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录取规则的重要渠道,也是填报志愿的关键依据,怎么吃透招生章程?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信息? 高校招生章程包含招生计划分...

苏州大学发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之ETC行动方案

苏州大学发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之ETC行动方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尹喆)日前,苏州大学发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之ETC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进程,着力培养适应新时...

现在的青少年有多爱看书?6岁萌娃全年借书599册刷新纪录

现在的青少年有多爱看书?6岁萌娃全年借书599册刷新纪录

“6岁的喻同学去年全年借书599册,是近6年来少儿年度借书册数的最高纪录”“青少年平均每次的借书册数是成人的1.46倍”……作为上海书展虹口分会场的主要活动之一,第十三届虹口区青少年阅读节今天在虹口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