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代表⑧|叶巧:用爱与责任守护童心的“护苗人”
师者·代表
致敬双倍的担当
我国第41个教师节
每天清晨,当孩子们奶声奶气地喊着“老师早”,蹦蹦跳跳跑进园区时,横州市马岭镇人大代表、幼儿园教师叶巧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份与孩子打交道的工作,让她懂得了“守护”的重量;而人大代表的身份,则让她学会把这份“守护”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
用爱与责任守护童心的“护苗人”
作为幼教工作者,叶巧始终思考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找到归属感。班上曾有个叫小毅的孩子,刚入园时总躲在角落,集体游戏时也只远远看着。她蹲下来陪他搭积木,耐心倾听他小声吐露“怕做错被人家笑”的顾虑。之后每次设计活动,她都特意留个“小任务”给他——比如帮大家分发画笔、带头唱首短歌。慢慢的,小毅开始主动举起小手,后来还成了游戏里的“小领队”。看着他眼里的光越来越亮,叶巧越发明白:幼教不是简单的“看孩子”,而是要像播种子一样,用耐心和爱帮他们长出自信的芽。
叶巧带领孩子们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2021年当选人大代表后,叶巧养成了“双重观察”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她盯着孩子们的餐盘、玩具和活动场地琢磨需求;走在村里的田埂上、晒谷场边,她总爱拉着接送孩子的家长聊聊心里话。家长会上,有妈妈说“家里种着几亩茉莉花,忙起来根本赶不上下午5点接娃”;社区走访时,有奶奶念叨“我老花眼,智能手机填资料都看不清”。这些细碎的声音,她都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有空就翻出来琢磨。有次参加代表培训,听到“代表要做群众的传声筒”,她更坚定了要为幼教事业发声的想法。
2022年夏天,叶巧路过观江村球场时,见孩子们顶着烈日打球、老人盼着能盖铁棚,便记下村民提议,在当年马岭镇人代会上提交《关于为观江村露天球场加盖遮阳挡雨棚的建议》,后续马岭镇核实情况后,当年下半年球场铁棚就开工建设,完工时村民直言晴天雨天都有好去处;2024年走访,她又发现观江村河堤坝窄小且无围栏,还目睹老人雨天骑车摔倒险些滑进田地,经实地查看、了解村民担忧并咨询专业人士后,整理材料明确加装围栏路段及高度、防护强度等细节,在镇人代会上提交《关于为观江村河堤坝危险路段加装安全围栏的建议》,目前相关部门已办理完毕并装好防护栏。
叶巧提议为观江村河堤坝危险路段加装安全围栏已安装好并投入使用。
现在的叶巧养成了两个习惯:每天记录孩子们的趣事和家长的建议,定期去社区、周边村庄走访。她说:“幼教的讲台和人大的履职路,本质上是同一条路——都是用爱守护成长,用责任传递温暖。未来,我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做孩子们的‘护苗人’,做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横州市马岭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