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末句歌谣译文为:董少平的衙门口从来没有人击鼓鸣冤!
文言短文的练习:
一.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往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哀人,将何以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乎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吏。由是撑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征:征召; 匿:藏;及: 等到
叩:拽住; 数:数落,计算; 中兴:而强大,兴胜;
理:管理 ; 楹:柱子 ; 俯:向下,低头;
白衣:百姓 ;敕:帝王的诏书;项:颈的后部;
悉:全; 班:官吏;京师:京城。
2.“臧”通假为 藏。 彊为强的异体字强。
3.末句歌谣译文为:董少平的衙门口从来没有人击鼓鸣冤!
二.顺治初,京师有卖水人赵逊者,未有室。同辈醵金谋为娶妇。一日于市中买一妇人归,去其帕,则发毵毵白,居然妪也。逊曰:“妪长我且倍,请母事之。”居数日,妇感其忠厚,曰:“醵钱本欲得妇耳。今若此反为君累,且奈何?吾幸有藏珠一囊,纫衣中,当易金为君娶妇,以报德。”越数日,于市中买一少女子,入门见妪,相抱痛哭,则妪之女也。盖母子俱为旗丁所掠而相失者,至是皆归逊所。妪即为之合卺成礼,妪又自言洪洞人,家有二子,今尚存珠数颗。可鬻之。为归计乃携婿及女俱归。二子者固无恙,一家大喜过望,李笠翁演此事为《奇团圆》。—焦循《剧说》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室:妻子; 醵金:凑钱; 市:做买卖的地方;
帕:包头的布绸 ;且:大 ;纫:缝缀;
易:交换;盖:发语词,连词不译;
合卺:古代结婚的一种仪式;鬻:卖;
乃:于是;恙:病
3顺治是清初皇帝顺治的年号。兴前一个“事”系,“词,是将奉的意思,后一个”“事”词,是做意思。
三.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为郡吏,察举,至县令,迁广陵太守,以高第入为右扶风,迁太仆。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临,问以人臣行能。吉荐于定国,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汉书.陈万年传》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迁:另换地点; 内行:对于某种事情有经验;外戚:不是自己家的亲戚;
上:皇帝; 行能:能干; 荐:推举、介绍。
3.凡人名处下面画—标出:
4.陈万年有何特点?表现在几件事上?,
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四.近塞上之人,有喜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马良,其子好骑,堕而折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亡:逃跑; 吊: 慰问; 何遽:为什么,究竟;
将:领着; 引弦 :放箭 ;十九:十分之九
3.作者的议论,有什么毛病?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五.宝应中有元无有,常以仲春末,独行郊野,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多逃,遂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方出。无有坐北窗,息闻西廊有行人声。未几,见月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去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若此,吾辈岂不为一言,以展严生之事也?”其人曰:“云云。”吟咏既朗,无有听之具悉,其一衣冠长人,即先吟曰:“齐纨鲁缟何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诗,诗曰:“嘉宾良夜清会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故黑衣冠人,诗曰:“爨薪贮泉相熬煎,充他口腹我为另。” 无有也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也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为褒赏观其自负,则虽阮嗣宗咏怀,亦不能加矣。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杆、灯台、水桶、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
—汪辟疆校录本《唐人小说》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仲春:春季的第二月 霁:雨停止; 齐、鲁:齐国、鲁国;
绠:汲水用的小绳子 ;不虞:不忧虑 ;堂隍:大厅;
阮嗣宗:阮藉(人名);迟明:等到天亮了。
六.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已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操因向曰:“闻夫人家先多墳籍,犹能忆识之不?” 文姬曰:“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栽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 《后汉书.董祀妻传》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不解释文中带点的字:
适:嫁;已:罢了,止;归宁:守寡;
素:平常、向来;嗣:子孙; 墳:典;
涂炭:困苦; 罔:没有; 就:从事;
搜:与,给真、草:楷书与草书 ;缮书:修书、抄写书。
3凡专有名词下皆画一横线。
4.本文有几个通假字?各通什么字?载通才,罔通无。
七.廖有方元和十年,失意游蜀,于旅舍,忽闻呻吟之声,迹之,见暗室所有一贫病儿郎,问其疾苦行止,强而对曰: “辛勤数举,未遇知音,眄睐叩头,久而复语,惟以残骸相托,不能言。”俄而奄逝。廖遂贱鬻所乘鞍马,备棺瘗之,恨不知其姓名,及廖自蜀归,取道东川,至灵合驿驿,将迎归私第,及见其妻,素衣再拜,鸣咽徘徊,设辞有同亲懿。淹留半月,款䜩甚厚,临间,其妻义悲泣,赠赆及缯绵一驮,值数万金,驿将曰:“郎君今春所瘗,胡秀琯秀才,即某妻至之季,无始知亡者姓字。”廖坚辞其傀,曰:“仆为男子,粗识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何敢当兹厚蕙。”遂促辔而别,驿将捆载,奔骑而送,复逾驿,廖终不顾,驿将亦不挈还,东西各去,乃弃其物于林野,乡老以义事申州,州以表奏其时文武宰寮,愿识有方,共为导引,明年李侍郎逢吉放有万及第,改名游卿声动中,群称乂士。施闰章《蠖斋诗话》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迹:着,寻找; 残骸:毁坏身体 ;奄:断气了;
瘗:埋尸体或随葬物; 私第:自己的妹妹; 亲懿:亲戚的号行为;淹:浸没,皮肤被汗液浸渍;季:最小的兄弟;同流:同辈人;兹:这;促辔:催着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挈:带领;申:说明,陈述;及第:中举;中外:中外地方、朝廷内外。
3.廖有方是哪朝人?做了件什么事?
唐朝人,把马卖了,安葬一个书生。
八.裴信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侯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秫马,饭仆。姑日:“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李肇《唐国史补》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带点的字:
雅望:素来有名望 ;会: 彼此见面; 竞:完了;
阍者:看门的人; 谒:拜见 ;命茶:命令茶水;
秫:牲口的饲料;倨:傲慢;憩:休息。
3.入门有得色者谁?出怀中一纸者谁?加上省略之主语。
得色者裴信佶的姑父。出怀中一纸者裴信佶的姑父。
九.承光殿在金鳌玉蝀桥之东围,以圆城投以睥睨,自两掖洞门而升,中构金殿穹窿如盖,华榱绮牖,旋迴转环。俗曰:“圆殿。”昔有古松三株,干槎牙形态,偃蹇如龙,奋爪拏空,突兀天表,金元旧物也。明李文达赐宴西苑,记云:“园殿巍然高耸”。曰:“承光北望,山峰嶙峋,崒嵂俯瞰,池波荡漾澄澈。山水之间,千婆万态,莫不呈奇。” 献秀于几牕之前。殿废于康熙七、八年间,云:“有蝙蝠,大尺余者,余朝夕骑马过其下,孰爱古栝之夭矫,苍翠而于雪朝月夜,更徘徊不忍去云。”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以:用;睥睨:眼睛斜着向两边看;穹窿:高起成栱形的煤矿坑道;榱:门闩横着插在门后,使门推不开的木棍;
牖:窗子;偃蹇:放倒的驴子;拏:用手拿取,握住;
天表:天外;辄:总是;栝;夭矫:茂盛而美好可爱。
3.文中两个“余”字各是什么意思?余、我;余:剩下。
4.文中两个比喻句是:
昔有古松三株,干槎牙形态,偃蹇如龙,奋爪拏空,突兀天表,金元旧物也。
有蝙蝠,大尺余者,余朝夕骑马过其下,孰爱古栝之夭矫,苍翠而于雪朝月夜,更徘徊不忍去云。
5.文中一个对偶句是: 华榱绮牖,旋迴转环。
十.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萌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无何,二世杀死,优旃归汉数年而卒。
—司马迁《史记》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倡:发动,首先提出; 侏儒:身量特别短小的人;尝:曾经;苑囿:皇帝样动物的地方;辍:停止;固:因此;
就:按照 ;上:皇上;萌室:帝王的后代;无何:无可奈何;卒:死。
3.文中提到的三个人是: 优旃、秦始皇、秦二世。
4.文中三个地名下画一横线。函谷关、雍、陈仓。
5.“顾”在文中是副词:当动词 顾及讲;“大”在文中是形容词 当动词扩大 讲。
十一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上不豫(喜欢),时魏忠贤张甚(很快、张罗)中外危栗。上召信王入见,谕(告诉)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信生惊,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当万死。”信王出,上崩(死)。忠贤自出,请王入,王危甚,袖(衣服袖子中藏满)食物以入,不轻食大官庖(担任、处理)也。当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拿着)烛独坐,久之。见一阉(宦官)携剑过,取视之,留置几上,许给以赏,闻巡逻声,若之。问左右:“欲给以酒食,安从取乎?”侍者以宜问之光禄寺,传令旨,取给之,欢声雷动。次日,即皇帝位于中极殿,受百官朝,毋(没有)贺。九月,谕停刑。十一月,魏忠贤伏诛,时魏珰(帽子装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开始当政),天下翕然(很和顺)称之。—《明史纪事本末》
十二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枯竭),山门圮(桥)于河,二石要并沉焉。阅(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划着)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安排记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推求)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堵寒)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颠倒、错乱)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发语词,不翻译)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齧(咬,虫咬)沙为坎穴,渐漱渐深,至石之半,必倒置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着水走)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按照)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然而)知其一,不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主观的想法)断欤(在于此 )。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十三京师外城西偏偏多旷地,其可供登眺者。曰“陶然亭”近临睥睨远望西山,左右多积水,芦苇生焉。渺然有江湖意,亭故汉阳江士部藻所创。江君自滇南守入为工部郎,提督窑厂,往来于此。创数楹以供休憩,高明疏朗,登之。意豁然,江君有意有长古诗,刻石陷壁,诗如初唐体,文学欧阳永叔,书法甚似吾乡严绳孙或即严所书,江君仕康熙时,其时士大夫从容有余力,风流好事如此。
—秦朝釪《消寒诗话》
十四宋之问尝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飒甚苦,何邪?”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欲偶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听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曰:门听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水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之问诘之,曰:“当敬业之败,与贤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放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偏游名山至是隐.. .. ..当时虽败,且以匡复为名,故人多护脱之。”
—孟笑《本事诗》
1.解释下列字词:
岧峣:山高;第二联:第二句对联;适:方才;
属:归;遒丽:有力美丽;扪:按、摸;刳:在中间被开,被挖空;诘:曲折;警策:戒备、鞭策;函首:匣套子套着头;魁:为首的;匡复:纠正、恢复;类:同类;名:理由。
十五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若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驚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堂皇之上,端冕垂绅,印累累而绶若若者,果能遏邪萌,折权贵,摧豪强欤,牙帐之内,高冠大剑,左秉钺,右仗纛者,果能御群盗,北遏虏,南遏诸彝,如古孙、吴、起,之俦欤,骤而聆其名。赫然,喧然,无异于老虫也。余而叩所挟,止鼠技耳。先至于挟鼠技,昌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天下事不可不大忧邪。
解释下列字词:
欲:要;良:很;冕:皇帝的礼帽;绅:大夫在腰间的大带子;绶:给与; 遏:阻止;钺:兵器,比斧子大些,很像;侍:服侍;叩:叩头、请问。
十六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淮县知县有陵声(名誉),在任十二年囹圄(监狱)因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账(救济)忤 (不顺从)大吏,遂乞,病苦官 (除去官)。曰:“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象,以祀先生为人疏宕洒脱,天性独挚(爱好),工(精细)画兰竹,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极有条理)书(书写)有别致,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楷书尤精,惟不多作诗,近香山、放翁吊古诸篇,激昂慷慨,词亦不肯作熟语,时有郑度三绝之目(看)所著,有板桥诗抄手书,刊刻行于世集,后附刻家,书数篇,情真语挚,悱恻(说不出动人。
—《郑板桥集•附录》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文中谈板桥诗画,各与哪位古人作了比较?苏东坡。
十七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成刻(夜十二时、时刻)地大震,余适(正在)客稷下 (在用稷待客) ,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息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复(许多倒塌的)屋梁掾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迅速)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象锅中水沸腾一样),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越、超过)一时许(时间很长),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竟相告语,并忘其未衣(穿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倾斜、狭窄)不可汲(从井里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易(交换)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
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区分文中两个“方”字:正在、时间;
两个“余”字:我、剩下的。
3.这次地震发生在公元 年 省。
十八治平元年常州日禺(太阳落下)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一会儿),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运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篱笆),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掌,一头微锐色铁(质量、品质象铁一样),重亦如之。
—沈括《梦溪笔谈》1.给本文加标点符号:
2.这是发生在公元 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