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遭到平民喊话,高考700分以下医生不考虑,换诊率居高不下
家长和名校之间永远存在着一道信任链条。就比如很多学校向家长保证,其公开的数据能达到97%、98%之类的,可到真正就业时,一个班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办法正常毕业,那家长肯定会对这所学校产生很大的质疑了。
而像协和医学院这样的顶尖医学殿堂近期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原因很简单,他们学校可能出现了不少像董小姐这样的情况,4 + 4的学制都能变成0 + 4。但普通人家的医学生又在经历着怎样的生活淬炼呢?有人读了5 + 3 + 3还不能顺利毕业,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是我们不够努力吗?
协和遭到平民喊话,高考700分以下的医生不考虑,换诊率居高不下
如果说医学生不够努力,那可真是太冤枉他们了。医学生可以说是众多专业当中最需要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努力的。而现在有大量的医学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通过协和那种4 + 4特殊培养模式毕业的。
他们无奈地只能把自己从小学、高中,再到大学,一直到规培和博士阶段的经历,以一张图片的形式罗列出来,告诉大家,可以信任自己,他们绝对是一名好医生。这就是所谓名校的信任危机,崩塌了呀。
以前的协和医学生一毕业那可都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可如今,患者和医生之间似乎隔了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屏障。有的患者去协和医院时直接公开喊话说:“我是平民,从此以后我选医生只选高考考了七百分以上的,也就是说高考没跨过七百分这个门槛的,请不要来给我看病。”
知情人还直接给出了一份数据,说某科室在三天之内就已经收到了28份患者的就诊申请。这就很奇怪了,为啥会有这么多患者不信任他们的医生呢?
肯定是从医生的履历上看出了些猫腻,比如发现某某医生以前竟然是艺术生,或者以前读的竟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经济学专业,而且这样的情况在三天内就发生了28次,足以说明概率之高。
以前都说看重第一学历不好,而第一学历恰好能保护平民医生
还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新奇的建议:“我们的命也是命,以后去挂号之前,能不能让医生把自己的高考成绩单也打印出来一份,好让我们安心呀?”
医务处的反应也很及时,据说刚在大屏幕上添加了关于执业医师资格证通过考核率高达98%的相关内容。但即便如此,过来看病的人数还是少了两成。也许从现在开始,协和才真正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在这件事上,要是过分追究一个人的第一学历,这反倒可能是对医学生有利的举动。因为我们都清楚,普通人若想学医,就必须竭尽全力考上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医学院校,毕竟第一学历是实实在在、不会骗人的。
反倒大家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情况让董小姐们犯难了,因为她们是万万不可能拿出自己的第一学历的,要是让人发现自己毕业于所谓的巴纳德学院,其水准还不如国内的三本,那可就是一种自取其辱呀。
如果协和想要良心发现,或者是希望实现收支平衡,那么在接下来一年录取采用4 + 4模式的学生时,就应该好好斟酌斟酌,这些学生到底是因为真正优秀而被录取,还是由于其家境不一般,能够提供的背景和资源非同寻常才被录取的。
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也许这条信任链条才能被重新慢慢地搭建起来。不过在当下,真正厉害的医生是绝对不会惧怕患者去查询他们的第一学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