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批量“外包”搞科研

美羊羊3个月前精彩生活16

每年春季,中国学术界的“年度大戏”——项目申请拉开帷幕。在这场科研资源的争夺战中,一个鲜少被公开讨论的现象浮出水面:一些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与“评审”,可能背后都是博士研究生之间的PK。

根据部分纵向项目申报指南,在读研究生(申请截止日期前未获得学位者)原则上不得作为项目申请人,但“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人员”在导师同意的前提下,可申请项目。而实际上,一些导师将基金申请书的撰写任务“外包”给博士生,尤其是高年级博士生。他们熟悉课题方向、掌握实验数据,甚至比教师本人更了解项目细节。一位不愿具名的博士生坦言:“从立项依据到研究方案,甚至预算编制,基本都是我们来写,导师只负责签字和挂名。”

更有甚者,一些院校出现“博士生参与项目评审”的灰色操作。由于评审工作量巨大,一些导师将收到的本子转交给博士生“预审”,并要求撰写评审意见初稿。有参与过此类工作的博士回忆:“导师会说这是‘学习机会’,但自己能有‘毙’掉不少青椒本子的‘权力’,怎么说呢,心里是五味杂陈的。”

博士生网友分享的“撰写”与“评审”工作

这种“以学生审学生”的循环,本质上是学术资源的代理战。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逐年增加的数十万份基金申请书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博士生的“隐形劳动”。

如果说纵向项目的“外包”是“铤而走险”,那横向项目的“外包”在对比之下显得理所应当。

博士生,尤其大量理工科博士生每日在实验室“打卡上下班”,不少人自嘲未出校园却早早享受“打工牛马”的滋味。横向项目中,博士生的人力成本远低于市场价,是低价乃至免费的劳动力。以横向合作的实验为例,专业公司完成某一项服务的报价约为数万元,而博士生仅需消耗数月时间和少量耗材成本,这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模式,让导师倾向于内部“消化”横向科研任务。更不提,博士生还能不计报酬地完成合作中诸多“跑腿”“对接”琐事,只需一笔小小劳务费便可打发。

_搞科研的收入怎么样_科研外包合法吗

博士生网友关于“做横向”的求助与经验教训分享

高校教师尤其是许多教授的课题组里,研究生跟从导师做课题符合“惯例”,但实际上大量“导”“生”的身份角色变成了“包工头”(拉项目的)和“科研民工”(干项目的),研究生往往是一线工作的实际执行者或操作者。另一程度上,他们成了大学教授争夺资源的“工具人”。

谁得利?谁得弊?

这种“外包”科研模式下,科研创新成果能达到预期吗?

一面,是“学术快餐”的批量生产。为了满足“短平快”需求,博士生在导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压缩实验周期、简化数据分析,甚至选择性“改造”实验结果,得出研究发现。有人透露:“层层push下,项目都是被催着发文章结题,我只能把三次重复实验改成两次,反正几乎没人细看原始数据。”这种功利化操作不是个例,在这样的导向下,大量论文实际沦为同质化的产品,既无理论突破,也无应用价值。更有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行为因监管缺位而滋生,哪里还有学术成果?喧嚣过后只剩一堆无用的垃圾。

一面,是“导生关系”的冷漠淡化。层层加码的“科研KPI”,压到学术金字塔最底层直指博士生,他们往往承担着科研项目中最繁重的实验、论文撰写和数据分析工作,但其劳动价值长期被低估。以某双一流高校理工科课题组为例,博士生工作强度堪比大厂“996”,但每月津贴不足3000元。也难免有人苦笑:“实验室里仪器的折旧费都比我们的人工费高,说实话,别人吃肉,我们喝汤渣渣,还得抢着喝”。权力不对等,使得博士生在学术劳动分配中处于绝对弱势。多数博士生在“导师制”下对权力上位者只有“服从”,往好了说是利益一致的“合作关系”,往差了说是“相看两生厌”的塑料师生。

科研外包合法吗_搞科研的收入怎么样_

“变味的导生关系”与“消失的科研信心”

长期“打工”使不少博士生对科研失去信心、耗尽热情,原创性思考被扼杀,比起科研成果“虚假繁荣”,更严重的后果是潜力人才的学术创新力萎缩。在“外包”模式下,不少年轻学者不再有“学术理想”的驱动力,对心目中曾戴有光环的“科研”二字也彻底祛魅了,逐渐参透这场“名利游戏”的规则。有人离开,有人留下,当无力改变生态之时,后者大多延续这种“驯化与被驯化”的游戏。

要说这游戏中,谁赢谁输?恐怕答案是:无。

被驯化的博士生,沦为炮灰,驯化人的教授们,也难代代高枕无忧。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就很难有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再投入进科研领域,蛋糕越来越小,最终砸的是每一位科研人的饭碗。

科研“外包”,该叫停了!

大学教授为何热衷将科研“外包”给学生?表面看是所谓“效率至上”,里层照出的是制度性困境。

上有量化考核的“鞭子”,下有“导师制”的“钳子”。

部分教师,是“情非得已”。比如,双一流高校的一名教授年均需承担1-2个国家级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指导近10名研究生,同时应付教学、行政事务等等。在时间与精力极限压缩下,“外包”成为生存策略。“不让学生干,我自己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另一部分教师,是贪恋“名利”。考核尚且能应付,但乐于狂拉横向“当老板”,将任务拆分给门下学生,将其视为“私有劳动力”,通过控制毕业进度、论文署名权等手段强化支配地位。甚至有人在组会上大言不惭:“没有我的资源,你们一文不值!”。

高校教师,苦科研考核重压久已,高校博士生,苦科研“外包”久已。“内部外包”这种异化的科研模式,是时候叫停了。

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充满信心的年轻人才梯队,亟需一个新的学术生态。一方面,评价体系亟需重构,弱化项目数量考核,强化质量导向。另一方面,完善对导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制约其对研究生的不合理要求,比如由学术委员会对导师课题分工进行合规性审查。此外,在合理分工下保障分配公平,明确科研团队中不同成员知识劳动的价值回报,确保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不同人员在科研项目中的署名、收益分配等权利。

科研本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一场探索真理的浪漫远征,却在“外包”浪潮下变成了冰冷的流水线生产。在高校教师忙于拉关系“跑项目”、博士生困于“搬砖”时,哪里还有真正的“科研人”?叫停这种“变味儿的科研”,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刮骨疗毒,更需科研共同体在建立新的生态上达成共识,“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相关文章

知合学:公务员面试礼仪与技巧,展现最佳风采

知合学:公务员面试礼仪与技巧,展现最佳风采

在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竞争中,面试环节宛如一座关键的桥梁,横跨在笔试与最终录用之间,它不仅是考察考生专业知识的延伸,更是对综合素质、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采的全面检验。而面试礼仪与技巧,恰似桥上的精美雕花与坚...

探新校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滨湖分校

探新校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滨湖分校

无锡教育微信 带您一起探新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滨湖分校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滨湖分校于2023年11月23日揭牌成立,学校性质为无锡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滨湖分校以省锡中百年教育...

家长高薪聘请儿童陪伴师 “外包父母”真的有必要吗?

家长高薪聘请儿童陪伴师 “外包父母”真的有必要吗?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戴凯霖 “儿童陪伴师现在挺流行的,我家孩子刚上小学,正是需要陪伴的年龄”“与传统的阿姨和家教不太一样,他们早教、娱乐、生活都能兼顾,但是价格实在太贵了”……近段时间以来,网上有...

美国大学生:我们是被拒绝最多的一代

美国大学生:我们是被拒绝最多的一代

美国《纽约时报》5月15日文章,原题:我们是被拒绝最多的一代前不久,我在威廉姆斯学院与一个名叫大卫·维格纳尔的大四学生聊起了当今年轻人的困境。他说:“我们是被拒绝最多的一代人。”以美国顶尖高校的录取率...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语言?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语言?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最近好多准大学生问我:“哥,计算机专业到底要学哪些编程语言啊?会不会特别难?” 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把大学四年你会遇到的语言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基础必修:C语言——编程界的“军训”...

全力护航,他们联合行动!

全力护航,他们联合行动!

2025年高考明日即将鸣锣开考,新洲区已全面进入“护航模式”。连日来,教育、城管、电力等部门协同作战,织密高考保障网:城管执法队伍开展考点周边环境“净土行动”,专项整治占道经营、噪音污染;供电公司组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