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

美羊羊4天前教育资讯2

“担忧症”家长的日常,像极了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催作业的班主任,操心得比自己考试还要用力。

为了孩子,那股“热心肠”几乎能从每一个细节里掏心挖肺。

小时候,一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瞬间,厨房里咣咣作响的切菜声就像给心里按了个暂停键。那时候的感觉很简单,就是踏实。

生活好像就该是这样,什么都在轨道上,安安稳稳的。

长大一点,考试前被妈妈抓着“背书三天两头”的日子,也让我有了对某些重复动作的无限烦躁。

总觉得自己像个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机器人,甚至都快把背书当作一种“生存技能”来应付了。

_窒息教育_窒息过的孩子比较难带吗

再往后呢?

等我到了可以独立选择专业、交朋友,甚至搬出去住的时候,父母的“退休干部式”嘴皮子,和“十八线网红式”心态,依然会每天准时上线,清晨嘘寒问暖,晚上叨叨不休。

有个朋友吐槽:“我活得像代驾司机,方向盘是我的,路线导航是我爸妈的,后座上还拉着他们的焦虑。”

这话听着好笑,但背后那股子酸味却很真实——这,就是青春期的典型写照。

爱是好事,怕是好事,担心也是好事,但当这些情感像没有过滤的调味料一样,糊得太重,味道就完全变了。就像是奶茶里硬生生加了咸鱼干,齁得人翻白眼。

如果把教育看作是育苗,父母有些操作简直就像拔苗助长,还给苗喷了502胶水,生怕苗歪了,结果憋得无法生长。

所以说最痛苦的孩子,不是家里贫穷,也不是成绩一塌糊涂,而是那些连“想要什么”的权利都被剥夺的人。就像游戏里的NPC,永远按照任务走,根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今天,就来谈谈父母“爱到深处”的那些奇妙操作——到底是“拯救”还是“下套”?

_窒息过的孩子比较难带吗_窒息教育

第一、爱到深处,自作多情

父母过度介入的本质,往往是一种失控的保护欲。

表面上,他们怕你摔跤,实则是怕看着你摔跤时,心疼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但孩子的人生,真不是父母的剧本。 小学时,班里搞了一场绘画比赛。我画了一棵颜色五花八门的树,美术老师看了后当场夸奖:“有灵气!”

我妈听了,不但不让我得意,反而连夜给我买了五本素描教材,从透视到光影,每天回家都得进行严格“考核”。结果,我画出来的树一棵比一棵规则,画得像几何图形一样。

内心满是郁闷:这和我心中的梦幻森林,真是没啥关系。

从此,我对画画这事儿,心里产生了莫名的阴影。

又比如,我有个朋友,上大学时原本选了自己超爱的机械设计,结果父母一口气说“这个专业没前途”,硬生生把他逼成了金融专业。

三年后,他才在银行实习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搞金融,不是喜欢钱,而是因为欠了爸妈一屁股情债。” 后来,这哥们儿开了个修自行车的小店,竟然过得比那些天天穿西装坐办公室的银行职员还滋润。

朋友圈里,天天晒着“钳子自由”。

窒息教育__窒息过的孩子比较难带吗

第二、操控背后,是深深的不信任

父母越是管得多,越是对孩子缺乏信任,怕孩子走偏,怕孩子失败,怕孩子不如别的孩子优秀,怕孩子错过机会。

越怕,越控制,反而会让孩子心生逆反之情。

小时候,我想学吉他,我爸觉得这条“文艺路”太不靠谱,非得让我学奥数。结果,最后那些玩吉他的孩子,去了音乐学院,而我成了典型的“社畜”,在996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无数个Excel表格,眼睛酸涩。

每次加班到深夜,我都忍不住想给我爸寄个快递,里面装着一把烂木吉他和一句话:“爸爸,这条‘歪路’真香!”

有个同学,家里管得极严,连冰箱里的零食数量都得备案。有一次,凌晨他饿得不行,偷偷溜进厨房,发现零食柜上居然安了摄像头。

后来,他考上了警校,但这绝不是他自己的梦想,而是“被逼”成了一个侦查高手。

窒息过的孩子比较难带吗__窒息教育

第三、不给孩子空间,就是毁掉他的自我功能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发动机,叫做“自我功能”。

当孩子被信任时,这个发动机会嗡嗡作响,动力十足; 一旦被过度控制,它就会嘎吱作响,像老年电动车一样不堪重负。

养孩子,就像在开农场。不是天天催芽,而是给它阳光、水分和空气,然后静静等待它自然成长。 我家楼下有个小孩,啥事都让爷爷奶奶安排得明明白白。背诗、洗澡、甚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都一清二楚。

有一次,幼儿园要求画一幅自由主题的画,这孩子愣了半小时,最后画了张表格,内容是“周一到周日的安排计划”,配色也像极了Excel表格。

老师看了看,表情像喝了假蜂蜜,忍不住感叹:“好家伙,这都能内卷到幼儿园了。”

另一个表弟,家里放养,他小时候自己玩积木,失败了就重来。初中时,班里搞科技创新大赛,他做了个“智能喂猫机”,直接保送了市重点高中。

别人问灵感来自哪,他挠挠头:“小时候爸妈放养,懒得给猫铲屎,就想着搞个自动化的。”

_窒息教育_窒息过的孩子比较难带吗

由此可见,自由生长,才能释放最大潜力。

教育,不是替孩子活一遍; 而是让他们,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过程再曲折,再磕磕碰碰,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人生啊。

相关文章

魏书生:教育孩子最省力的方法

魏书生:教育孩子最省力的方法

教育不是和孩子作斗争,而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让他自己和自己作斗争,这才是最省力的方法,也是孩子抵抗风雨、战胜困难的能量来源。 孩子的学业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根基牢固。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捷径可言,但有...

老师戴墨镜扮总裁让学生喊总裁好:教育作秀背后的迷失

老师戴墨镜扮总裁让学生喊总裁好:教育作秀背后的迷失

近日,湖南某中学一段“老师戴墨镜扮总裁,学生集体喊‘总裁好’”的短视频引发热议。画面中,一名教师化身“霸道总裁”,学生则被要求弯腰鞠躬、齐声高呼,场景荒诞如职场剧。校方回应称“传达的价值观不正确,已...

“这能力还是别读研了”,母亲晒儿子上岸,仅一字之差令其打脸

“这能力还是别读研了”,母亲晒儿子上岸,仅一字之差令其打脸

孩子一旦在什么考试中取得佳绩,家长总是忍不住要晒一晒,可也不知为啥,现在很多年轻大学生特别抵触这种行为,家长们也会觉得很奇怪:你考上大学了是好事儿,凭啥不让我们晒呢? 说到底,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总会暗...

这一岗位计划,​教育部启动实施!

这一岗位计划,​教育部启动实施!

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 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培养一批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领军教育教学人才,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县域普通...

“倒贴20w,谁要我的985女儿?”母亲晒出照片,心酸表示:已养废

“倒贴20w,谁要我的985女儿?”母亲晒出照片,心酸表示:已养废

自家孩子能考上985名校,这对父母来说,那可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儿,也是能在亲戚朋友面前反复炫耀的资本。现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孩子能不能考上名校,成了好多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大部分家长都一门心思扑在孩子...

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荣获 2025年陕西省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

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荣获 2025年陕西省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

由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举办的2025年“书香三秦 德润万家”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决赛于5月17...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