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美羊羊4天前教育资讯2

人到中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不是工资没涨,也不是发际线悄悄后退,而是——你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小祖宗,越来越像个大型社畜版废柴。

前几天,我妈在厨房里削土豆皮,一边忙活一边嘴里不闲着:“当年早知道生你这么个废柴,真不如多包几个饺子!”我在沙发上葛优瘫,眼睛都没抬,心里默默点了点头:您说得对,反正我也懒得反驳。

就这样,默默承认了自己是个“家庭失业小能手”。

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说到孩子“不争气”,总有人喜欢甩锅:“现在的娃,抗压能力差,眼高手低。”

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很多“问题少年”的原厂设置,确实是家庭给的,不信可以算算账。

父母的“穷习惯”往往是隐形的魔咒,潜移默化地磨灭了孩子的志气,封锁了他们的动力。结果呢,成了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

没有理想、没有胆量、没有力气的“三无青年”。

热搜上每天都在吵“内卷”,但你看看,有些家庭,连给孩子“卷”的资格都没准备好。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才会“批发”出一批“扶不起的阿斗”?

归结起来,其实就三种“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堪称“家庭内耗三件套”。

“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_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一、语言内耗

别以为说话只是空气振动,父母嘴里的“风暴”,能把孩子的自信心吹得连渣都不剩。

记得小时候,我得了班级第一,捧着奖状像捧着诺贝尔奖一样,兴奋得不得了。结果我妈抬起头看了眼,头也不抬地说:“写得好?那点破事也拿来炫耀?”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家里得到认可?必须直接当省长。

我隔壁邻居家有个“天选打击娃”。初中时,儿子拿了数学竞赛一等奖,冲回家激动得像打了鸡血。结果他爸看都没看一眼,丢下一句:“一等奖?人家隔壁老王家儿子都出国了,你还在这儿内卷?”

那一瞬间,少年直接像泄了气的气球,第二天就去打了暑假工,卖奶茶顺便研修“社会人速成班”。

有次去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小侄女在弹钢琴,弹到一半错了一个音,脸色立马一白,急忙停住。她妈瞬间冲出来,一边夺琴一边怒吼:“练了半年还弹成狗,丢人现眼!”

小姑娘直接哇地一声哭出来,我和朋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先安慰孩子,还是先安慰那台被摔歪的钢琴。

总结:在那些语言贫瘠的家庭,夸奖永远都那么吝啬,打击却能倾尽所有。

孩子耳边总是刮着否定的风,想要发芽?难,风早就把它吹干了。

“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_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二、精神内耗

负能量,像是家里的二手烟,熏得你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日复一日,久而久之,你可能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

有些家长把生活过成了怨气养殖场,经济不好,怪政策;孩子不成器,怪基因;自己没出头,怪世界不公。

每天一睁眼,先给自己灌一口毒鸡汤,再给孩子来一通连环炮轰。

我有个亲戚,每天早上起床就进入骂街模式:“又是破日子,活得真没劲。”她的儿子临近高考,拼命复习,结果她不仅不支持,天天放狠话:“考得再好也没用,穷人家永远翻不了身。”

结果儿子考上了二本,但整个人麻木得像丢了魂,报志愿时写了“咸鱼养殖技术”,誓要和母亲共振频。

有次,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家庭版绝望演唱会”:一个妈妈不停地抱怨自己工资低、老公没本事、孩子不懂事,连家里的猫都嫌她。

她越说越激动,结果小女儿突然插嘴:“妈妈,你放心,我长大一定嫁个有钱人,带你和猫一起走上人生巅峰!”

那一刻,妈妈直接崩溃了,泪如泉涌,哭得比分手现场还惨。

总结:家长的“心穷”可不只是钱少,更可怕的是把所有生活的希望都熬成了毒气,孩子每天吸进去,从骨头缝里把努力给放弃了。

“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_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三、成长内耗

控制型父母的逻辑非常简单:你啥都不会,所以我来帮你安排一切。

可他们往往忘了,孩子的人生可不是开盲盒,不能随便抖抖手就变凤凰。

很多孩子表面听话,内心却逐渐丧失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成了大型“听话机器”。

记得表弟小时候想学画画,结果家里强行把他送去学奥数。一年下来,成绩没见涨,倒是练成了“奥数抽象派”,解题步骤比马赛克还复杂。

老师看不下去了,劝家长放弃,可家长硬是顶住:“数理化不行,人生白搭!”结果表弟高考落榜,现在开了画室,每天给小朋友画卡通头像,倒是赚得还不错。

我还认识一个姑娘,典型的“被安排症患者”。

小学兴趣班、初中择校、大学专业,统统是家长的决定。毕业后,面试的时候HR问她:“你的优点是什么?”她愣了半天,缓缓说:“听话,任劳任怨。”

HR差点以为她是家政助理,当场婉拒。

总结:父母手太多,孩子脚太软。过度操控的爱,恰恰是最狠的断奶刀,慢慢把孩子成长的主动权切成了碎片。

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_“内卷”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的起点错了

所以,要不要孩子有出息,问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嘴上富一点,哪怕不能说得出花来,也别总是撒刺;心里富一点,哪怕日子过得紧巴巴,也别一开始就缴械投降;手上富一点,哪怕想帮忙,也要记得适可而止。

教育孩子,不是比谁嗓门大,也不是比谁安排得周密,而是比谁更有耐心,去种一颗属于他们的种子,陪着它慢慢长大,慢慢开花。

给孩子留一口喘息的空间,留一点自我试错的机会,留一片可以失败、可以重新开始的天地。他们走得跌跌撞撞没关系,只要方向是自己的,终有一天,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毕竟,人生这个游戏,谁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开挂。

真正厉害的家庭,是默默给孩子打好血包,而不是抢了他的手柄。

相关文章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美丽乡路”服务提质 “地标鲜果”助力振兴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美丽乡路”服务提质 “地标鲜果”助力振兴

(原标题:【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美丽乡路”服务提质 “地标鲜果”助力振兴)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美丽乡路”服务提质 “地标鲜果”助力振兴(来源:视频综合)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

网友咨询大丰楔形绿地拆迁安置进度,回复来了!

网友咨询大丰楔形绿地拆迁安置进度,回复来了!

前不久,大丰 ,相信不少拆迁的家人朋友已经拿到号了,这对于前两年的家人朋友而言,还是相当羡慕的。 所以,就有网友向相关部门咨询: 针对楔形绿地的拆迁安置计划,究竟会安置在哪里,什么时候会启动安置房...

创新者说 | 虚幻绿洲:让数字人也有“温度”

创新者说 | 虚幻绿洲:让数字人也有“温度”

在合肥,有一家刚成立的初创企业正精进于在数字世界的荒漠中培育一片“情感绿洲”。在硅谷大厦的一隅,合肥虚幻绿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幻绿洲”)正将实验室的算法转化为“有温度”的数字化生命。 “我们的...

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进电梯屡教不改,北京两居民各被罚款800元

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进电梯屡教不改,北京两居民各被罚款800元

5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条例》中首次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拒不改正的个人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新京报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消防部门...

国际大奖小说精读课招募 | 让孩子明白,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国际大奖小说精读课招募 | 让孩子明白,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5月25日,第三期国际大奖小说升级版开启,目前全网招募。 报名须知: 1.网课学习地址:Classin 2.整个课程学习15本书,其中,《橡树上的逃亡》有上下两册,《记忆传授人》为四部曲(《记忆传授人...

“六个核桃”投资16亿进军半导体

“六个核桃”投资16亿进军半导体

养元饮品4月25日下午披露,公司控制的泉泓投资以货币出资方式对长江存储出资了16亿元。交易完成后,泉泓投资持有长江存储0.99%股权。 高达16亿元的投资额,相当于养元饮品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九成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