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美羊羊3个月前教育资讯15

本报记者 姚雪青

_人民日报|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_人民日报|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9日12版 版面截图

原题:江苏推出“家门口看大展”

“小粉炉”领跑 国宝来“敲门”

周末,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居民胡芳约朋友到苏州湾博物馆参观。这里是“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十站,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的21件国宝文物来“敲门”。

文物陈列在博物馆一层的两个临展厅。在1号厅,巨大的裸眼3D屏幕多角度呈现文物细节,立体影像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

穿过一条“水文化艺术走廊”,巡展最受欢迎的“小粉炉”(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映入眼帘。南京博物院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错银铜牛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苏州博物馆的饕餮纹玉杯,分别被陈列在数字独立柜中。与普通展柜不同,一面使用三维特效技术的显示屏可以旋转展示文物和放大观看。胡芳在屏上轻轻一点,文物的详细介绍就出现在眼前:“小粉炉”由一整块芙蓉石雕刻而成,硬度较高、质地较脆……

一旁就是5G大运河沉浸式展览。游客站上“船头”,5分钟便可穿越运河沿线8省17市,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之美。2号厅设有虚拟展厅体验区,游客可以点击屏幕线上观展,还能佩戴VR眼镜沉浸式畅游省内3家博物馆近年举办过的“爆款大展”,一些游客直呼来“补课”了。

结合这次展览搭建的文创市集人气也很旺。冰箱贴、盖章本、毛绒玩具……许多年轻游客排队采购、收集盖章。“环省行第十站开始以来,单日人流量不断创下新高,文创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七成。”苏州湾博物馆讲解员杨琴琴说。

南京博物院文创部主任田甜说,院方会在巡展过程中不断开发文创产品、丰富种类,更好满足消费者“把文物带回家”的需求。例如“小粉炉”周边文创已从最初的摆件、冰箱贴增加到如今的40多种产品,还与江豚壶组“CP”,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爱上文博。

环省行活动去年9月首展以来,已在江苏省内10个设区市举办,多地博物馆创下单日最高参观人次纪录,也带火了“盖章打卡买文创”的博物馆经济。

博主小邹邹:

网友让我作一篇“命题作文”——用食材复刻“小粉炉”。做功课时我了解到,这个文物以芙蓉石整体雕刻而成,质地很通透。我尝试了不同材质,最后选择了融化的糖浆。用糖浆浇铸成形来还原文物并不容易。我先用碗盘拼出个大概,再用陶泥修修补补做母坯,最终呈现的糖版“小粉炉”效果很好。举起成品,看着光线穿透糖体折射出粉色光晕,我对文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相关文章

守护历史根脉 启迪文明互鉴

守护历史根脉 启迪文明互鉴

与会专家在良渚博物院体验AR眼镜。 与会专家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欣赏文物。 与会专家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打卡拍照。 与会专家参观良渚古城遗址。 “今天的博物馆不再是静态的保护遗产的空间,而是充...

人们从未忘记中山舰(以物鉴史)

人们从未忘记中山舰(以物鉴史)

田豆豆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中修复后的中山舰。 田豆豆摄 时光荏苒,人们从未忘记中山舰。1997年,长眠于长江江底近60年的中山舰被打捞出水,成为中国最大的可移动抗战文物。如今,修复后的中山舰承载着历...

珠海首部!红色剧本游《回到1922》发布,故事原型是他

珠海首部!红色剧本游《回到1922》发布,故事原型是他

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5月16日,《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首发暨百场红色剧本游启动仪式在金湾区博物馆举行。这是珠海首部由官方发布及运营的红色剧本游。该作品以珠海“红色三杰”之一林伟民的成长故事为原型...

乐起龟兹

乐起龟兹

夏日的新疆库车市,空气中弥漫着杏花与泥土气息。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与历史不期而遇。从龟兹博物馆崭新开放的展厅,到苏巴什佛寺遗址的高墙残塔;从琵琶古乐盛典的击鼓声,到克孜尔石窟壁画前的凝视,在此聆听...

陕西文创的“出圈”密码

陕西文创的“出圈”密码

7月3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店挑选文创产品。 大雁塔脚下的大相文博潮物坊内,可以看到“烤馍”“剁肉”“浇汁”等西安文创产品“绒馍馍”的制作过程。这款文创产品因毛绒质感、肉夹馍外形风靡网络。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林冠男:博物馆是文化生产者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林冠男:博物馆是文化生产者

2025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需重新确定自身角色,从过去的守护者转变为未来的建构者。广东作为文化大省,其各重点博物馆、美术馆在这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