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泥塑绽新彩(我与非遗)

美羊羊4个月前教育资讯20

本报记者 高 炳

_成都非遗朱新_非遗文化泥塑

翻 坯 胡新明在进行翻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_非遗文化泥塑_成都非遗朱新

合 坯 胡新明在进行合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非遗文化泥塑__成都非遗朱新

粉 洗 胡新明在给泥塑进行粉洗。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非遗文化泥塑_成都非遗朱新_

上 色 陕西新明泥塑工坊员工在给泥塑上色。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_非遗文化泥塑_成都非遗朱新

六营村“坐虎”彩绘泥塑。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非遗文化泥塑__成都非遗朱新

凤翔泥塑中的经典造型“坐虎”。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非遗文化泥塑__成都非遗朱新

十二生肖造型泥塑。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_非遗文化泥塑_成都非遗朱新

游客在六营村欣赏泥塑作品。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仲春时节,驱车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东的“泥塑第一村”——六营村,还未到村口,一尊20多米高的巨型“泥塑坐虎”便映入眼帘。

仔细打量,虎身色彩鲜艳,双目炯炯有神。“虎,是凤翔泥塑中的经典‘主角’。”60岁的胡新明笑言,“它护佑着西府百姓,穿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

胡新明是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1岁学“泥耍活”开始,他与凤翔泥塑结缘已有半个世纪。

凤翔,地处关中西部,古称“雍”,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凤翔泥塑与秦始皇兵马俑同宗同源。”在胡新明看来,“经典的虎面造型,也与周秦青铜器的兽面纹高度相似,散发着狞厉之美,可见其渊源颇深。”

时空流转,这种传承千年的手工艺至今仍流行于民间,见证着这方土地上的婚丧嫁娶、祭祀庆典,也融入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过年请“家宅六神”,祈求四季平安、赐福纳祥;婚嫁用“麒麟送子”,祝愿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小孩满月送“老虎”,用意镇宅驱邪、护佑安康……

前些年,胡新明大胆尝试,在泥里加入纸浆、棉花、面糊、糯米汁等,反复试验,研制出“摔不烂”的泥塑;创新泥塑造型,让各类产品推陈出新。

与此同时,六营村泥塑产业的发展也势头喜人。如今,全村有200多户、上千人从事泥塑产业,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泥塑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村里还建了泥塑传习所、体验园,“非遗+文旅”拓宽转型新路子。

历经岁月沉淀,凤翔泥塑的名气越来越大。2002年、2003年,胡新明和村里老艺人胡深合作设计的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选为生肖邮票主图案。2017年,胡新明带着作品“凤尾鸡”,走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

古老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胡新明的儿子胡锦伟,在大学学的设计,毕业后也跟着父亲做泥塑。他尝试融入更多现代、时尚元素,开发出围巾、眼罩、冰箱贴、手机壳等泥塑元素新产品,受到网友热捧。

“在时间长河中,每一辈人所融入的时代特色,是民间艺术生命力不断延展的源泉。”胡新明感慨不已,“小小泥塑,凝结着这片黄土地上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也‘捏’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南京云锦因其材质“金纱翠羽”、色泽“灿若云霞”而得名。一起来领略这项历经1600多年传承的古老技艺的文化魅力。 眼下,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摹制的宋代罗衫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

王珮瑜对话传习志愿者:任何时候开始学习京剧都不晚|名人大讲堂

王珮瑜对话传习志愿者:任何时候开始学习京剧都不晚|名人大讲堂

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摄影 陈羽啸 7月2日下午2:30,在成都锦城学院锦城剧场举行的2025名人大讲堂“非遗传承季”第二场讲座中,著名京剧演员、余派老生、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王珮瑜以《瑜乐京剧课:“有...

高校如何为非遗注入“青春基因”

高校如何为非遗注入“青春基因”

赤水竹编保温杯订单不断,“90后”戏曲演员“起范儿”登台,“00后”学生将苏绣与家居设计结合……这些鲜活场景,都源于一项持续十年的行动——研培计划。近日,跟随研培计划主题传播活动,记者走访了江苏、浙江...

城中区 妙手生花结硕果非遗传承谱新篇

城中区 妙手生花结硕果非遗传承谱新篇

为推动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近日,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掐丝工艺职业技能培训班正式结业。此次培训通过系统教学、实践操作与成果考核,助力学员掌握掐丝技艺精髓,实现文化传承与技能提...

一针一线织春秋 甘谷麻鞋“穿”起非遗传承与万家烟火

一针一线织春秋 甘谷麻鞋“穿”起非遗传承与万家烟火

从河西走廊的驼铃声声到陇原大地的麦浪滚滚,甘肃既有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也有深藏于民间、历经岁月沉淀却从未磨灭的古老技艺,这片承载着华夏文明基因的土地,正以“非遗+产业”的创新实践,让千年技艺与时代脉搏...

周末到资阳雁江:从一句邀约,看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周末到资阳雁江:从一句邀约,看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晨光中的沱江波光粼粼,字库山的轮廓渐次清晰,马蹄湾的稻田里传来清脆虫鸣,傍晚叮叮集市里的烟火气…… 当周末的序曲在蜀人原乡奏响,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正以山水为卷、文化为墨,书写着成都都市圈近郊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