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对话传习志愿者:任何时候开始学习京剧都不晚|名人大讲堂

美羊羊1个月前教育资讯13

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摄影 陈羽啸

7月2日下午2:30,在成都锦城学院锦城剧场举行的2025名人大讲堂“非遗传承季”第二场讲座中,著名京剧演员、余派老生、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王珮瑜以《瑜乐京剧课:“有声必歌 无动不舞”——京剧的舞台魅力》为题,用且谈且唱的方式,亲自示范京剧的唱腔韵味,为线上线下观众分享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较明易习者也__名人讲堂

李卓阳

什么时候开始学京剧最合适?

讲座结束之后,四名青年传习志愿者从各自的关注点出发,向王珮瑜请教。第一位志愿者是来自2023级播音专业的李卓阳,她对京剧非常感兴趣,但担心自己已经19岁,现在开始学会不会太晚?对此,王珮瑜以自己母亲从65岁开始学京剧,直至80多岁仍在坚持的真实经历来进行回应:“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19岁更是好年纪。”

名人讲堂__较明易习者也

彭通

另一位志愿者,2024级机电专业的彭通同样关注京剧教育问题,询问如果要在学校里设置京剧课,应该从小学开始还是从初中开始?王珮瑜结合实际经验给出建议:“我们招收4-12岁的孩子学习京剧,是因为学龄前的儿童更容易对京剧产生兴趣。”她分析,小学阶段学习任务渐重,兴趣班可能会挤占京剧学习时间,而初中男生由于身处变声期,并不适合学唱。“我个人建议学龄前就播撒种子,小学发力,初中放一放,大学再进行新一轮的学习。”

较明易习者也__名人讲堂

罗森平

什么方式传播京剧最有效?

一直以来,王珮瑜坚持对传统剧目的踏实传承,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王珮瑜积极尝试多种契合当下年轻人喜好与习惯的传播方式,借助各类平台和渠道推广京剧艺术,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

据此,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罗森平同学提出问题:“在推广京剧的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王珮瑜表示,在不同的阶段,挑战各不相同。15年前,她面临的是“把专业内容转化为观众能接受的形式”的难题,“不能讲那些观众听不懂、没兴趣的内容。”如今,她更关注传播路径的选择,“现在平台和渠道变化快,视频前10秒不够吸引,内容就会被刷走,完播率是重要指标。”她坦言,当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不被互联网和市场抛弃”,因此她非常愿意到大学里进行讲座,并且观察讲座期间观众的反应,从而不断调整输出内容。

名人讲堂_较明易习者也_

卓诗程

2021级城乡规划专业的卓诗程想向王珮瑜请教,现在很多艺术形式都在与新媒体结合,京剧应该如何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更好地走近年轻人?王珮瑜直言,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一直在摸索。新媒体是辅助工具,不是最终的舞台。”她指出,京剧的时长与短视频的碎片化属性存在矛盾,“这是个难的研究课题,大家都在探索。”她强调,经典内容永远值得推敲,“不要被眼前的流量迷惑,我们播种什么样的种子非常重要,要让戏曲在下个时代更加灿烂夺目,让它植根于年轻观众的心中。”

部分图据瑜音社 邵云飞

相关文章

漆彩鎏金 匠心铸魂(我与非遗)

漆彩鎏金 匠心铸魂(我与非遗)

工艺制作 搓制泥料。 童俊霖摄 工艺制作 堆塑。 童俊霖摄 工艺制作 上彩贴金后的纹饰。 童俊霖摄 黄才良在非遗进课堂体验活动中为孩子们介绍泥金彩漆。 受访者供图 参观者在宁波宁海东方艺术馆...

(乡村行·看振兴)“洋学生”做客浙江义乌乡村小学 学剪纸悟文化

(乡村行·看振兴)“洋学生”做客浙江义乌乡村小学 学剪纸悟文化

中新网义乌6月1日电(董易鑫 王佳丽)“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几名来自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的“洋学生”来到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川塘村的塘李小学,通过学习剪纸、练习书法等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珮瑜:京剧创新要“以谱为基”|名人大讲堂

王珮瑜:京剧创新要“以谱为基”|名人大讲堂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 陈羽啸 7月2日下午,成都锦城学院锦城剧场戏韵悠扬,2025名人大讲堂“非遗传承季”第二场讲座中,著名京剧演员、余派老生、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王珮瑜,以《瑜乐京剧课:“有声必歌...

周末到资阳雁江:从一句邀约,看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周末到资阳雁江:从一句邀约,看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晨光中的沱江波光粼粼,字库山的轮廓渐次清晰,马蹄湾的稻田里传来清脆虫鸣,傍晚叮叮集市里的烟火气…… 当周末的序曲在蜀人原乡奏响,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正以山水为卷、文化为墨,书写着成都都市圈近郊游...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南京云锦因其材质“金纱翠羽”、色泽“灿若云霞”而得名。一起来领略这项历经1600多年传承的古老技艺的文化魅力。 眼下,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摹制的宋代罗衫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

“老汤”出新味更靓(现场评论)

“老汤”出新味更靓(现场评论)

李 纵 站在广东广州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的青石板路上,眼前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商业综合体,脚下是千年古道遗址。一街之隔的元宇宙非遗街区里,外国游客正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触摸”广彩瓷器的纹样;转角处的老字号茶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