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植绿 点沙成金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2

夏日时节,晨光熹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艾西曼湖生态修复区里,新疆阿克苏军分区正组织民兵在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间植下梭梭苗。

平日里,负责管理养护这片绿地的是民兵护边员阿不力孜·阿地力。“我们这个地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战场。”阿不力孜·阿地力说,“这些梭梭、红柳、沙枣树成长起来,就成了挡住流沙的一道堤坝。”

放眼望去,沙枣树在风中摇曳,梭梭林绿荫成片。阿不力孜·阿地力打开智能手环,调整至“荒漠化监测模式”,电子屏幕下方数据显示:植被覆盖率37.6%。

大漠植绿 点沙成金

择一事,终一生。在阿不力孜·阿地力随身携带的“战沙”日记本里,有这样一组影像:一张黑白照片里,父亲扛着树苗在沙丘中跋涉;20多年前,自己种红柳时拍的彩色照,手里的树苗细得像筷子;最新的一张是儿子操作无人机的特写照,可以看到操控屏上连片的绿色……“我父亲说,治沙就像愚公移山,需要久久为功,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回忆起父亲的临终嘱托,阿不力孜·阿地力眼角泛起泪光。

阿不力孜·阿地力一家三代的治沙故事,正是阿克苏军民战胜荒漠、修复生态、绿化家园的生动写照。

阿克苏位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这里风沙肆虐,生态环境一度脆弱不堪。“一场沙尘暴,把我家土坯房埋了半截。”沙雅县牧民买买提·热合曼回忆道。从地方志上的一段记录中,可以感受到荒漠化带来的困境:1985年,阿克苏的居民们有近四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沙尘之中,而沙漠以每年5米的速度向城区逼近,距城区仅6公里。

1986年,阿克苏地委领导班子决定在阿克苏最大的风沙策源地——柯柯牙实施荒漠绿化工程。阿克苏军分区积极响应号召,发动官兵组成“党员突击队”,在风沙弥漫的天地间,开始了与沙漠的较量。

“柯柯牙沉淀了几千年的黄土,在盐碱作用下硬如磐石,一锹下去直冒火星,手掌虎口都震裂了,仅半天就用坏3把铁锹……”在柯柯牙纪念馆,讲解员向记者讲述了首批治沙官兵与盐碱地战天斗地的故事。她说,当年,官兵们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手持铁锹艰难挖掘,或用十字镐一点点往下凿,硬是在戈壁滩上“凿”出一片绿色。

治沙造林过程中,官兵逐渐摸索出“开沟压碱+冬灌保墒”等治沙绿化方法,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他们还通过无人机编队飞播草种、5G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智能灌溉系统自动调节水肥配比等手段,不断提升治沙造林效能。

经过多年的接力奋战,柯柯牙森林覆盖率达到40.3%,115万亩林海阻止了沙漠北侵,曾被迫迁徙的2.3万牧民重返故土。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阿克苏军地开始探索以林养林种植模式,号召群众在梭梭、红柳等抗干旱、抗盐碱、适应性好的防风林间套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一场试种行动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军分区官兵帮助群众修建防渗渠、平整果园。温宿县果农买买提·依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在梭梭林间种了10亩苹果。由于沙地上昼夜温差大,光照足,果品糖分积累充分,挂果时,收购价每公斤比普通土地种出的苹果高出3元。后来,我又在民兵骨干指导下,在梭梭林根下种植肉苁蓉,每亩又多赚1000多元!”

“看,要斜着切,露出形成层才能接上……”在阿合雅光伏产业园,连片的光伏板铺陈排开,汇成蓝色的海洋。一排光伏板下,民兵塞普拉·阿力木江在教乡亲们接种肉苁蓉。看到记者走来,塞普拉·阿力木江热情地介绍:“你看,光伏板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板下还可以种植梭梭等沙生植物,并嫁接肉苁蓉,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瞥见一旁挂着“军民共建示范基地”锦旗的房间内,肉苁蓉干堆得满满当当。

“我们坚持‘林’‘农’兼顾,通过‘光伏板+’等种植模式,带动1200户边民年均增收3万元。”阿克苏军分区领导介绍,目前,阿克苏年产1.2万吨肉苁蓉、500万吨沙棘,沙产业总产值达5800余万元,从防沙、治沙再到用沙,通过发展特色沙产业,阿克苏实现了点沙成金。

在艾西曼湖观景台的《“三北”工程攻坚战新疆实施方案》沙盘前,整体规划设计师张薇用激光笔向记者勾勒出未来发展新图景:“这里是‘风光氢储一体化’小镇,小镇内实现光伏板供电、氢能车巡逻;这里是中药材深加工基地,延长林间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我们不仅要让沙漠长出植物,还要让它生出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沈立 李冬麟 马嘉隆)

相关文章

以务实举措治理隐蔽污染(人民时评)

以务实举措治理隐蔽污染(人民时评)

申智林 浑浊污水在溶洞底部流淌,洞壁裹着厚厚的“黑痂”,塑料包装袋、破旧布料、陈年矿泉水瓶等垃圾积久成“山”……前段时间,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岩溶洞穴垃圾污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将岩溶洞穴生态脆弱性问题揭...

乡土植物,生态修复的好帮手(快评)

乡土植物,生态修复的好帮手(快评)

厉 娜 根系固定岩层,落叶滋养土壤,藤蔓爬上崖壁……几年间,葛让矿山重披绿装,相关产业也随之兴起。 在江西横峰,为治愈因采矿而裸露的“伤疤”,当地人请出了“本土医生”——葛。在当地,乡土植物正在成为生...

煤渣倾倒耕地 多年难以恢复(来信调查)

煤渣倾倒耕地 多年难以恢复(来信调查)

本报记者 史一棋 金 歆 图① 图② 编辑同志: 2016年前,有人多次把煤渣随意倾倒在我们村东头的耕地里。2016年后,虽然没有再倒煤渣了,但原来的煤渣一直没完全清除,仍留在地里,共有10多处。我...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浙江长兴:红色热土展新颜 传承发展同推进(来源:视频综合) 央视网消息:《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系列报道带您走进的是苏浙皖抗日根据地的核心部分——浙江长兴县煤山镇。1943年底至1945年,煤山镇是新...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来源:视频综合) 央广网呼伦贝尔5月10日消息5月10日是2025年世界候鸟日,主题为“共...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解读⑰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解读⑰

近期,《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绘就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蓝图,对各省市系统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