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解读⑰

美羊羊1个月前教育资讯11

_保护美丽河湖创建美丽城市_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性

近期,《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绘就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蓝图,对各省市系统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深刻把握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内涵要义

“九五”以来,我国积极推动治水理念、制度、机制、政策创新,推动工作重心逐步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主转变,由治标向治本、一维防治到多维防治转变,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深度持续延伸、广度不断拓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行动方案》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治水工作迈入新阶段,是推动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让越来越多的河湖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庆因水而兴、得水而美、缘水而盛,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水也是重庆众多生态环境要素中的重中之重。重庆将牢牢把握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内涵要义,聚焦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推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让山水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让美丽河湖成为美丽重庆建设中的“靓丽”名片。

全面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行动方案》明确了19项具体措施、细化制定了15项目标。重庆将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不断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一是持续深化水环境治理。抓紧抓牢入河排污口“牛鼻子”,健全“查—测—溯—治—管”全链条治理体系,系统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工业园区、城乡生活基础设施短板,强化重点领域管控和沿江化工企业监管,以点带面推进城镇排水厂网一体、建管一体和按效付费改革,巩固完善船舶污染“零排放”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畜禽养殖粪污+有机肥+绿色有机农作物”循环生产模式。持续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成效,加快推进水源地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深化落实河长制,加强巡查检查和清漂保洁力度,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切实保障河湖生态用水。制定并落实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明确河湖生态流量目标、责任主体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建立河流、湖库生态流量保障管理机制,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的监测设施,提高重要水文断面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设施覆盖率,依托现有水文站网和流域、区域水资源信息报送机制,构建生态流量监测网络。优化水资源配置,将保障生态流量目标作为硬约束,突出生态用水重要性,提升生态用水量占比。持续深化巩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效,加强生态流量(水位)监管,优化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三是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加强物种基因收集、保存、扩繁,加大中华鲟、胭脂鱼等珍贵濒危物种及其产卵场、索饵场等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科学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三峡库区36条一级支流富营养化监测,探索三峡库区回水区富营养化控制研究与治理。严格湿地用途管控,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开展小微湿地建设,逐步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促进岸线合理高效利用,推进长江干流两岸城市规划范围内滨水绿地等生态缓冲带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持续推进实施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生态资源整合和全面保护。加强地下空间、低洼地段等重点区域内涝隐患排查整治,优化排蓄设施体系布局,系统化、差异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内涝应对能力。

切实保障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高效推进

“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重庆将加快完善工作推进体系,制定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久久为功,全面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目标。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压实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任务,健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渠道,优化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等资金用途,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全力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认真对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全面组织开展自查评估,结合河湖自身禀赋条件,衔接“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系统谋划保护与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加强统筹监管、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呈现各自独特的美丽河湖面貌。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全闭环”总体目标,迭代升级“巴渝治水”,持续深化感知数据归集,纵深推进入河排污口、水源地、河流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入河排污口“源—网—厂—口—断面”拓扑关系,探索构建河流水环境监管AI智能体,形成全量感知、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系统治理、贯通实战、综合管控等6大重点能力体系,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持续开展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深度挖掘河湖保护治理中机制体系建设、措施手段运用、技术方法探索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加大典型案例宣传报道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激励引导,推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

(作者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余国东)

来源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相关文章

大漠植绿 点沙成金

大漠植绿 点沙成金

夏日时节,晨光熹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艾西曼湖生态修复区里,新疆阿克苏军分区正组织民兵在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间植下梭梭苗。 平日里,负责管理养护这片绿地的是民兵护边员阿不力孜·阿地力。“我们这个地...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 候鸟归处是故乡 呼伦湖畔奏响生态协奏曲(来源:视频综合) 央广网呼伦贝尔5月10日消息5月10日是2025年世界候鸟日,主题为“共...

煤渣倾倒耕地 多年难以恢复(来信调查)

煤渣倾倒耕地 多年难以恢复(来信调查)

本报记者 史一棋 金 歆 图① 图② 编辑同志: 2016年前,有人多次把煤渣随意倾倒在我们村东头的耕地里。2016年后,虽然没有再倒煤渣了,但原来的煤渣一直没完全清除,仍留在地里,共有10多处。我...

乡土植物,生态修复的好帮手(快评)

乡土植物,生态修复的好帮手(快评)

厉 娜 根系固定岩层,落叶滋养土壤,藤蔓爬上崖壁……几年间,葛让矿山重披绿装,相关产业也随之兴起。 在江西横峰,为治愈因采矿而裸露的“伤疤”,当地人请出了“本土医生”——葛。在当地,乡土植物正在成为生...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浙江长兴:红色热土展新颜 传承发展同推进(来源:视频综合) 央视网消息:《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系列报道带您走进的是苏浙皖抗日根据地的核心部分——浙江长兴县煤山镇。1943年底至1945年,煤山镇是新...

以务实举措治理隐蔽污染(人民时评)

以务实举措治理隐蔽污染(人民时评)

申智林 浑浊污水在溶洞底部流淌,洞壁裹着厚厚的“黑痂”,塑料包装袋、破旧布料、陈年矿泉水瓶等垃圾积久成“山”……前段时间,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岩溶洞穴垃圾污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将岩溶洞穴生态脆弱性问题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