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顶级自律,是克制不停纠正孩子的欲望

美羊羊2个月前精彩生活11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旅程中,父母始终怀揣着一颗炽热而深沉的关爱之心。

父母们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对他们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避开那些可能会遇到的荆棘与坎坷,从而变得更加优秀,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会精心为孩子规划学习的路径,为孩子选择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拥有一技之长。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有时这种出于善意的关爱,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过度的纠正。

父母们往往因为太过于担心孩子犯错,太渴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正确方式成长,而在孩子的每一个小举动中都试图去干预和纠正。

这种过度的纠正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无形的压力。

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很难让父母满意,自信心也会在一次次的被否定中逐渐消磨。

曾经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正满心欢喜地拿着画笔在洁白的画纸上尽情创作。

孩子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好奇的光芒,每一笔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可能把天空画成了绿色,把太阳画成了方形,在他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这就是最美好的画面。

_清醒克制自律_自律就是克制欲望

可是,每画一笔,站在一旁的父母就忍不住急切地指出:“这里颜色不对,天空应该是蓝色的”“那里形状不好,太阳应该是圆形的。”

随着父母一句句的指责,孩子原本兴奋的表情逐渐变得沮丧,手中的画笔也开始变得犹豫起来,最后甚至放下了画笔,低着头,眼神中满是失落。

这一幕不禁让人深思,父母的这种过度纠正,是不是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呢?

那么,父母如何做到克制不停纠正孩子的欲望呢?

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思维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独特之处正是他们未来能够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的宝贵财富。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对数字不敏感,但在音乐方面却有着极高的天赋,父母就不应该一味地强迫孩子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清醒克制自律_自律就是克制欲望_

其次,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孩子正是在不断的犯错和尝试中成长起来的。就像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也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孩子在生活中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例如,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难免会摔倒,但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摔倒和爬起,他们才能掌握平衡,学会骑车。

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摔倒而一直扶着孩子,孩子永远都无法真正学会骑车。

再者,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包容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标准。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进步。就像种花一样,需要每天浇水、施肥、等待花开。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把错误当成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比如,孩子在学习写字时,可能会写得歪歪扭扭,父母不要立刻指责,而是要耐心地教孩子正确的书写方法,鼓励孩子多练习。

_清醒克制自律_自律就是克制欲望

另外,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桥梁。父母要放下长辈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

通过沟通,父母可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行为和选择,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

例如,当孩子画了一幅奇怪的画时,父母可以先问问孩子这幅画的含义,也许孩子会给父母讲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还有,父母要不断自我反思。

父母也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

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否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参加家长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当父母能够克制不停纠正孩子的欲望时,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创造力,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亲爱的父母们,让我们努力做到这份顶级自律,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自由、更美好的环境。

作者简介:香克斯,富书专栏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首发头条号:精读妈,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屏蔽力》,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这7件事,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

这7件事,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

现在的家长们,都很舍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 买昂贵的学区房、报各类兴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辅导课等等,只要是对孩子教育有帮助的事情,父母们砸锅卖铁也要做。 但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舍得。在培养孩子的过程...

别让“乖”字扼杀了孩子的灵气!牢记“三要三不要”育儿经

别让“乖”字扼杀了孩子的灵气!牢记“三要三不要”育儿经

身上有灵气的孩子,最终会散发出闪亮的光芒。但现实中,有灵气的孩子,却不算多。如何帮孩子养一养灵气呢? 看过一则寓言,说得很中肯,值得家长们深思。 一位年轻人问智者:“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孩子,最终获得幸...

暑假里,孩子和电子产品那点事儿:别急着没收,用好了是“神器”!

暑假里,孩子和电子产品那点事儿:别急着没收,用好了是“神器”!

全文长 3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暑假一到,孩子们欢呼雀跃,家长们却常常有点“头大”——因为家里的手机、平板、电脑又要“上岗”了。孩子们抱着电子产品不撒手,打游戏、刷视频、聊天,好像成了假...

在双向奔赴中 孩子找到坚实的成长支点

在双向奔赴中 孩子找到坚实的成长支点

孩子的小烦恼 新四年级学生娜娜:老师来家访时,我特别紧张,躲在房间里,被爸妈批评了,我该怎么缓解紧张情绪? 答: 家访不是“告状”,老师其实是想和爸妈一起,更全面地了解生活中的你。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办法...

初高中娃学习怕苦怕累,又贪吃又贪玩是青春期特质,早明白早解脱

初高中娃学习怕苦怕累,又贪吃又贪玩是青春期特质,早明白早解脱

曾经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执着于改变孩子,我觉得孩子满身问题: 吃不了学习的苦,还没学一点,就觉得累,觉得苦,就想办法让自己放松; 觉得孩子写字太丑,太着急,总是想让各方协力倒逼孩子认真写字; 认为孩子贪...

一个妈妈最大悲哀,就是轻易向人透露孩子3件“隐私”,真的很傻

一个妈妈最大悲哀,就是轻易向人透露孩子3件“隐私”,真的很傻

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很多人误认为“亲密无间”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因为孕育抚养孩子不易,会本能觉得孩子就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