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痛批:教育路上,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还能相信谁?

美羊羊3周前精彩生活6

现如今的教育,父母舍不得管,老师不敢管。

家长与老师明明志同道合,却偏偏成为了各自最大的“敌人”。

家长对老师充满了偏见,遇到问题不沟通,总是第一时间质疑老师。

更有甚者到学校闹事,打骂老师。

近些年来,在新闻推送中屡屡看到这样的事。

老师罚站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被家长怒骂;

老师制止在课堂上下五子棋的学生,被逼下跪道歉;

老师管教逃课学生,被投诉到教育局,不仅被扣除绩效工资,还被纳入当地黑名单……

家长越来越牛,老师越来越怂。

在教育学生时,老师胆战心惊,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生怕一不小心就惹祸上身。

最后伤害的是谁?肯定是孩子。

偏袒放纵的家长,只会让老师对她的孩子敬而远之。

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家长捧着宠着,老师避着让着。

02

护短的家长

只会惯坏孩子

我们知道,每一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老师同样也爱孩子。

有人说:“老师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最希望孩子成才的那个人。”

每一位老师,都会因学生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

老师管教孩子,是负责任。

可偏偏有些家长,完全体会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对孩子护短。

家长的护短,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在无形当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伤害。

就像李天一的父母,李双江和梦鸽。

他们都是著名歌唱家,家庭背景优越,原本可以给孩子锦绣前程。

但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做错事没有教育,导致李天一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

在学校横行霸道,不尊重老师,经常欺负同学。

被惯坏的孩子,就这样一步步误入歧途,最终锒铛入狱。

我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护短行为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不会去纠正孩子的错误。

小时候纵容孩子犯小错,长大后孩子就会酿成大错。

家长护短,是非不分,这是对孩子最残忍的教育。

03

老师严格

学生收益终生

墨子和他学生耕柱子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听过。

耕柱子上课爱走神,开小差,经常被墨子批评。

人民日报痛批:教育路上,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还能相信谁?

耕柱子不服气,就向墨子讨公道。

墨子问他,如果你要驾车上太行山,是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

耕柱子回答,当然要鞭打马,因为马跑得快。

墨子笑着说,正是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所以值得批评。

老师的批评、管教,是对学生的重视与期待。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更好地成长。

只有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那个管孩子最严的老师,爱孩子最深。

是老师的严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老师的严厉,让孩子在决定人生的考试中节节高升。

是老师的严厉,让孩子拥有了更高的人生起点。

老师只有狠心地管,孩子才能真正成器。

请家长务必清楚一点,当孩子身边出现一位严师,其实应该庆幸。

因为孩子行差踏错的每一步,尚有往回走的机会。

04

教书育人乃天职

为人师表是初心

《少年派》中的一个老师,面对不服管教的学生,她说了一段让人泪目的话:

“我也想说服自己,何必那么不近人情?

你玩你的手机,我念我的经,眼不见为净。

可我还是说服不了我自己。

你们喊我一声老师,我就得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请家长们,相信老师的初心和决心。

家长教育一个孩子都愁眉不展,心力交瘁。

而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确实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更不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点地井井有条。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但都在尽心尽力。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师与家长的理念也不尽相同。

但老师也在想办法弥补,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学好。

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老师。

我们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05

最成功的教育

是家长与老师同心协力

前段时间,某乎上有位家长发帖,抱怨孩子的班主任:

“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负责任了。

整天让家长配合这个,配合那个的。

我倒是要问了,干教育的到底是老师还是家长?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不就是为了省点心吗?

再说了,孩子整天在学校,他叛逆不服管教,难道不是老师的方法有问题?难道老师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类似的观点,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

总有一些家长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那孩子的教育就靠老师了。

也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家孩子有问题,那就是你老师的责任。

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是这样的。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

“我特别地希望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老师共同去达成一种孩子成长的基本价值观。

我特别地拜托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学校不是甲乙方的关系,也不是敌我矛盾,而是共同去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

老师和家长,是教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应紧紧地靠拢在一起。

不抱怨,不指责,不诋毁。

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只有家长与老师同心协力,一起发力,才能推动孩子成长和进步。

06

亲爱的家长

请与老师并肩努力

《人民日报》曾发文痛批当前的教育乱象,《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

文章里面说了这样三句话,印象深刻:

学生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大多数老师是为了孩子好,很多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

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

古语云,严师出高徒!

老师期待孩子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老师不怕为孩子辛苦付出,就怕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对于老师而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最大的欣慰。

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让孩子成才,这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因为孩子,老师和家长才联结在一起,两者都是最希望孩子的将来能成为更好的人。

纵然老师不能保证他所教的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也无法做到令每位家长满意。但是老师在岗位上的付出真的比家长您看到的多。

您对老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老师的汗水就有意义。

孩子也会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老师也会因为您的理解而对孩子更加上心。

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孩子非常调皮,总是闯祸,结果到了期末,老师给他的评语上写的全是批评的话。

孩子非常伤心,回到家里问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这位妈妈连夜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孩子,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

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

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

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这位妈妈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

相关文章

女老师上课拍段子演“总裁”,让学生鞠躬喊“总裁好”;校方:已批评,视频已删

女老师上课拍段子演“总裁”,让学生鞠躬喊“总裁好”;校方:已批评,视频已删

4月25日,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班主任邓老师拍下上述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引发家长投诉。 家长发来的视频显示,戴着黑色墨镜的女老师从办公室走出后,站在门口的两名学生一边鞠躬一边喊“总裁好”;老师走...

老师课堂上扮演总裁,学校给予批评教育,网友却一边倒地批评学校

老师课堂上扮演总裁,学校给予批评教育,网友却一边倒地批评学校

4 月 26 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众多网民纷纷反映在湖南祁阳发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据了解,当地的一位中学老师在正常的上课期间,竟然要求学生配合其拍摄视频段子。相关的画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