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待我如同后妈”,研究生晒出2张录取对比图,演都不演了
有些学校对学生太好了,简直就像亲妈似的,和其他一些学校一对比,立马就有了同行衬托的效果,高下立判。
就拿哈尔滨工业大学来说,为啥它的口碑越来越好呢?其实学生们心里想的是能得到学校尽可能多的优待,他们可不管那些大道理呀。
清华北大在网上也常被人夸赞,一开学,学长学姐们就会往新生手里塞各种各样的礼物。可即便如此,也有一些新生吐槽说北大待他们就如同后妈一般,真的会有这么糟糕吗?
“北大待我如同后妈”,研究生晒出2张录取对比图,真是演都不演了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毕竟是万里挑一,他们当然也是初次经历这人生中的新鲜时刻。
你可以说学霸们面对700多分的高考成绩时表现得很淡定,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真的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点也不开心、不雀跃呢?
有些学霸只是把这份喜悦闷在心里不说罢了,不过他们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有一位同学已经是第二次考上北京大学了,但他仍然感受到了待遇方面的一些差异,他还做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说难道这就是后妈和亲妈的区别吗?
他晒出了两张录取通知书,真让人感叹这位同学太优秀了,因为这两张都是北京大学发给他的,可单从外表和里面的内容来看就挺让人吃惊的。
确实有一种远近亲疏关系的对比。先看本科的录取通知书,那“大学堂”三个字漂亮又精美,竖着的牌匾样式,打开之后给人浓浓的仪式感。
再看看北大发给他的研究生阶段的录取通知书,一下子就有了种廉价的感觉,就连打开之后,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
大家都觉得那张大一点的纸要比本科的纸更薄,甚至更劣质一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很多学校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态度都是如此。
本科生是新来的孩子,自然要好好对待一番,而且从理论上来讲,本科生是学校最“值钱”、也是最“正统”的一帮学子。可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未免就有了点老夫老妻的感觉。
第一学历的含金量永远不会打折扣,但高学历也并非亏本买卖
虽说大家都在讲,社会上已经在努力淡化第一学历对找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了。然而就学校和本科生这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来讲,第一学历确实是更值得珍视的。
但大家也别因此就黯然神伤。有人说博士阶段其实更为朴素,甚至当年就只给一张貌似很容易弄丢的纸,可难道能就此说博士不如北大的本科生吗?
并且现在北大给学生发的银行卡还是联名的,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不过对比2010年那会儿的待遇,当时给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更为简陋。
只能说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回忆,学校也在努力做好这些方面的权衡呢。而且大家不妨想一想,要是你真能读到博士学位,那授予仪式在北大的临湖轩举行,这档次不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嘛。
更何况你既然能收到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录取通知,那就说明你一定也体验过本科阶段被尊重、待遇好的那种感觉,所以这也并不会打折扣。
笔者还听说,有些学校今年直接给本校考研究生的学生,发了电子版录取通知书,因为学校觉得没必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仪式感。
让学生自己打印出来一份挂着就行,甚至还被家长怀疑是不是学生自己伪造的录取通知,总之哭笑不得的事情确实不少,但也请考虑一下学校的经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