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士也感到就业很困难?

美羊羊1个月前精彩生活13

现在这博士啊,找工作真不是咱们想的那样“手拿把攥”,好多人愁得头发都白了,这事儿说起来还挺复杂。

为什么博士也感到就业很困难?

首先得说,博士数量真是太多了。以前觉得博士是“稀有物种”,现在高校一年培养几十万,企业、研究机构哪有那么多坑等着?就拿高校来说,以前博士毕业说不定还能进个不错的大学当老师,现在好点的学校招人,不仅得博士,还得有海外经历、顶刊论文,甚至得“非升即走”——干几年出不了成果就得卷铺盖走,谁敢轻易试?

再就是“专业对口”这事儿太头疼。博士研究的东西都特别专,比如有人研究“某种甲虫的繁殖习性”,听起来挺厉害,但社会上哪有那么多岗位专门要这个?好多人读博时一门心思搞学术,等毕业想找工作才发现,除了写论文,自己好像啥技能都没练过——不会做PPT,不会跟人谈判,甚至连简历都写不明白,跟那些早早实习的本科生、硕士生比,反而没了优势。

还有个现实问题:年龄。博士毕业大多都快30了,这时候找工作,企业可能会琢磨:“这人都快30了,还没工作经验,万一结婚生娃,耽误干活咋办?”尤其是女生,更容易被问这种扎心的问题。而且博士自己心里也有坎儿,读了这么多年书,总觉得找的工作得“配得上”自己的学历,工资不能太低,岗位不能太“普通”,可市场上符合这些条件的工作本来就少,高不成低不就,慢慢就卡那儿了。

更惨的是那些“学术圈边缘人”。博士们大多想进高校当老师,但好学校的教职比登天还难,几百个人抢一个位置是常事。进不去好学校,只能去普通院校,可那里可能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申请科研经费比求爷爷告奶奶还难,想搞研究搞不了,想转其他工作又舍不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专业,进退两难。

说到底啊,博士就业难,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才供需没对上——一方面培养了大量博士,另一方面能容纳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岗位增长没跟上,再加上大家对“博士该干什么”的想法太固化,才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只能说,读博前真得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热爱学术,还是单纯觉得“博士好找工作”,不然等毕业那天,可能真得哭着说:“早知道当初不读了。”

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对口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你知道的与你不知道的差别!

普通高校对口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你知道的与你不知道的差别!

写在前面: 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和普通高校招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主要体现在招生对象、考试内容、录取方式以及教育路径上。对口招生主要面向那些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