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到底能赚多少钱?|| 关注

美羊羊1个月前精彩生活13

高考季再写点吧,过来人感受不一定对,但说不定会给一些迷茫的小伙伴点启发。

其实聊收入多少有点低俗,不过咱们也都诚实点,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拼了命也要考个好学校,最根本的目标还是想将来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好点。也有类似张益唐这种确确实实对钱很无所谓的,但这类人非常极少见。

就想赚俩钱电影__清北毕业去街道办工作

我比较喜欢莫言的风格,有一次不知道得了个什么奖(不是诺奖那次),莫言作为一个深入简出不爱社交的“i人”,当然不想去。不过后来说是有100万奖金,立刻就去了,非常实诚,换我我也这么干。

关于清北毕业的收入,这也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因为没啥统计数据,只能是从我自己身边的感觉,还有类似智联招聘等网站的数据来推算。

先说两个很常见的误区。

一般大家说起清北,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是类似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热门高薪专业,这些起薪基本上都在三十万左右,毕业十年干到百万收入也不是太难。

但这俩专业在清北是绝对少数,还有大量的类似考古、大气、农学、生态、林学、生物、环境、土木什么的,这些都不是些赚钱专业。还有不少文科、天坑专业,这些都没法找到高薪岗位。

这也是为啥这些名校毕业生,恨不得三分之一考了公务员和大学老师。其实这里的“三分之一”我是往极致保守了说,如果算上国企、研究所、留校教书、去高中等等,妥妥一大半以上,我查了能查到的数据,60%也是个保守数据。尤其研究生和博士,去大学和研究所的比例极高。

此外还有一些出了国,这些人到了国外,很多又进了国外的体制,比如我认识几个读者,他们到了美国之后,读完博然后留美国的大学教书了。还有一些读完博回国后去大学教书了,反正这些顶级名校博士生跟大学一直纠缠在一起。

那他们的收入最终大概多少呢?

我自己在大厂上班嘛,六七年前做PM的时候经常去大学招聘,那时候认识很多大学教书的,他们很多是清北毕业的。后来工作中跟国企对接,也认识一些。还有不少读者也是清北毕业,一些在金融公司,还有在出版社的,当公务员的。还有就是外企,外企也非常多。那些跨国公司待遇很好,加班少又人性化,招聘很严格,毛病是升职加薪比较一般。

这些你跟人家打交道,问收入当然不合适,但你从周围人那里打听一下还是不难的。

综合下来,他们的收入下限确实是非常高的, 我没咋见过低于20万的。但是上限也一般,普遍没超过80万。

20万-30万区间可能更多出现在非一线城市、非热门行业/岗位、或职业早期;70万-80万可能接近非顶端人群的“天花板”。

你说这还一般?

主要也是因为那些清北毕业的,随便一个都是某个地方的状元,当初的万众挑一或者十几万挑一,这个收入是达不到万里挑一的。

怕我的身边样本不准确,又问了下DeepSeek等大模型,它们通过各种平台的数据,大概推算出来,“主流”且“较为常见”的区间可能是年薪30万-70万人民币(税前)。低于20万或高于100万的都属于少数。

当然了,最顶端的肯定收入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数量比较少,平时也不咋接触。而且哪怕专科毕业,也有那种巨富,这些人并不能代表他们整个群体的收入,咱们还是要重点关注这些腰部主力人群。

这段时间抖音上有个赛道,就是采访多年前的那些清北的状元同学,我零星看了一些,整体的感觉说一下:

就想赚俩钱电影_清北毕业去街道办工作_

毕业多年后,不少人的收入是二三十万,尤其不在一线城市那些人。一部分在五十万左右,极少数过百万,而且这不是毕业收入,而是毕业多年之后的。还有很多出国的,在国外我看到最高的一个50万刀,在脸书。

大家可能对50万美刀没啥概念,这在美国也是非常非常高了,在硅谷都能秒杀接近90%的人。

至于五十万美刀折换成人民币值多少,肯定不能按照汇率折,因为中国的工业品价格相比美国要便宜很多,人力便宜更多,所以50万美刀购买力,差不多也就是一百万左右,撑死两百万,到不了三百万人民币。

但是能看出来,这些人都非常自信开朗,精神面貌非常好,谈吐举止都非常自然。都活的非常通透,知识这东西可能确实会重塑人的内心,让人从容淡定。

还有个特点, 除非留在大学教书,他们大部分人干的事也跟自己专业关系不大。为啥要说“也”呢,因为我自己身边认识的,毕业多年后,90%的人干的事跟大学专业没关系,哪怕大厂那些一年大几十万的码农岗也有1/3是跨专业。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这个社会的高薪岗位并不多。

“高薪岗”主要说的是上班,你创业做老板赚钱,那个不算“岗”。上班这事本身就是有玻璃天花板的,而且天花板很低,在中国绝大部分行业天花板大概就落在了70万左右。

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70万”这个数在社会上是个很神奇的数,上班族非常非常难超过,查了下统计数据,只有0.3%,主要集中在公司高管和顶级医生律师,还有计算机金融等领域。但哪怕在这俩行业,超过这个收入也是非常非常少的,得干到管理层。

也就是说, 你上班赚到了70万,在上班族里已经是绝对的凤毛麟角了。这些年能超过这个收入进入百万俱乐部的人,依旧集中在互联网和金融领域,而且是这俩行业的头部。问题是刚才也说了,清北去着俩行业的人并不多,能干到头部的,又少了很多。

可能有小伙伴纳闷,不对啊,为啥我感觉社会上有钱人很多呢?他们都不是靠上班,几乎都是有个产业,从饭店到工厂或者开公司什么的。

而且能不能爬上去,跟智商关系很大,但也没那么大。

专门研究智商和成就之间关系那帮人认为,智商这玩意有点像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身高低了没法打篮球,身高太高也没啥帮助,过了一个值之后就意义不大了,更重要的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一般每个公司都有个销冠,他的收入往往是高得离谱的,可能仅次于公司老总。这些人绝大部分并不像电视里那种长得油头粉面谈笑风生,恰好相反,绝大部分都长个比较普通的圆脸,对人细致入微,让你觉得这人很信得过非常好相处。

我还见过一个年入四五百万的销冠,他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紧张,说话还磕绊,但极度真诚,没告诉你他是销冠,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往往就是各方面比较平衡的。

回到正文,人能不能在职场爬上去,很多时候对智商依赖并不大,尤其大家都很聪明的时候, 往往更加依赖入行时间,在公司的关系网,身体状态等因素,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身体状态。这些年我自己就看到太多人本来前途是很好的,但身体垮了,扛不住后期提前找个地方养老去了。

美国有两个超级高薪岗,律师和医生,在中国也不太行。至于为啥不太行,律师不想多说,说几句医生。

中国医生门槛要比美国低得多(当然也不是特别低,只是说跟美国比),成本也低的多,你在中国读医花的钱,在美国啥也不是。好处是在中国当医生要容易一些,毛病是医生供应量很大,大家普遍不太赚钱。此外国家也刻意控制医生的收入,来补贴广大老百姓,毕竟美国那种医生工资高,也是老百姓在买单。

而且咱们受前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觉得收入会一直涨,这些年慢慢大家意识到了,其实收入到了一个阶段就上不去了,除非在体制内,否则毕业十年后,绝大部分人都会触顶,甚至可能会下降。

如果想赚取超额收入,还是得去创业。创业就得承担风险,这类人在哪都比较少。

这也是为啥我之前说,“月入两万,就跑赢了绝大多数985毕业生,不管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后来发出去之后有点心虚,还好后台收到不少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我后来也去DeepSeek查了下,它的说法是“月薪2万=跑赢全国97%的打工人 + 跑赢70%的985毕业生+持平清北硕士起薪中位数”。

我还是想以过来人的角度说两句,其实人生真的很长,如果单从收入角度来看到高考,上清北这些名校的难度是高得离谱的,真正的万里挑一,是那块料就是,不是真不是,逼死也考不上。

但从收入角度来说,很多人毕业一些年之后是可以比清北那些人的收入高的,而且很多,你可以重新在新的赛道上超过他们。

也就是说,高考这东西吧,如果你很擅长,打赢了这场仗,上了好大学,那人生自然是容易了一丢丢,而且下限提高了一丢丢。但如果不擅长,不开窍,打输了,也没那么要紧,还是有很多翻盘的机会。

最后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跟学历有关系,但还是有太多人走出了独立行情。你们都不知道我见过多少高学历混得很差的。 只要智商过关,更多的是毅力,还有拼劲,还有是不是做了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

当然了,这些年那种学历很差,却混得很好的人是越来越少的。主要也是高考难度下降的很厉害,跟以前不一样。如果现在这个情况,连个普通本科都上不了,可能确实各方面条件有点差了。

而且大家不要高估大学专业对人职业生涯的影响。我见过几乎所有的有钱的人,他们干的事也跟他们专业关系不大,也跟大学关系不大,而且他们可能是别的领域的白痴,但都极度擅长自己做的事,绝对是行业翘楚。

如果说这些混得好的人有啥共同点,也没啥,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人缘好,有的人见人嫌,但共同特点是很擅长干自己的事。

我前段时间去南方出差,有个不起眼的店铺,卖那种海鲜火锅,人巨多,熟悉情况的说老板一年能赚大几百万。那个老板就几乎不说话,但他家的东西是真好,一吃就很新鲜,而且量大份足,我下次还要去。其实赚大钱的,普遍是这种,朴实无华,让你觉得你上你也行,但是去做才发现真不行。

如果说还有啥路径,那就是锲而不舍地花一辈子去专注做一件事,同时感到无上的快乐,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感觉很快乐,更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周围的人还会把你当天才。

同时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方式,有且只有这一种。

此外,绝大部分人毕业三年后就彻底虚了, 只有极少数人在多年之后依旧保持着高昂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这类人很难混得特别差。这也是为啥这段时间说“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资源”,绝大部分人很快就耗尽了。

我经常在想,为啥有些人那么爱闹腾,有些人却坚持不去尝试任何新东西。等我自己年龄大了,慢慢明白了,其实就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老了,老了之后就太过在乎结果,怕失败,怕丢人,进而怕开始。

但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就是“进化论”,进化论的基石就是不断犯错,今天的错,可能是明天成功的基础。成熟路径上玩不出新东西,人一旦怕犯错怕失误,坚决不去尝试任何新东西,不管年龄多大,已经老了。

不过必须得说一句,对人最决定性的影响,其实是时代的发展,还有个人的运气,这些都没啥特别好的办法,碰上就是碰上了,碰不上也没办法。

反正吧,人生很长,容错也很足,关键是激情、心气、动机、爱好、运气等东西,能考上好学校的人是很优秀的,不过考不上也没啥,趁着年轻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多尝试,将来的反超机会非常多。

相关文章

看了“江浙沪大小姐的升学宴”后才彻底明白,普通家庭到底拿什么拼教育?

看了“江浙沪大小姐的升学宴”后才彻底明白,普通家庭到底拿什么拼教育?

前段时间,一段“江浙沪大小姐升学宴”的短视频登上了热搜。 视频中,女孩身穿高级定制礼服,站在宴会厅中央,宣布自己被剑桥大学录取。 身边是装满礼物的婴儿车,一只宠物狗安静地窝在里头,亲友们捧着香槟包围着...

拿证的法考人注意了!这笔钱别忘记领

拿证的法考人注意了!这笔钱别忘记领

去年拿证的小伙伴们注意了,年度个税汇算 6月30日即将结束, 别忘了领退税“红包”!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抵税3600元! 还不知道怎么用法考证书退税的小伙伴,跟着合合菌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流程吧!...

中高考期间,这些行为明确禁止!济南最新通告

中高考期间,这些行为明确禁止!济南最新通告

近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通告。 6月1日至6月15日为中高考准备和考试期,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保证中高考期间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

白条付费额度怎么套出来的?快速变现技巧大揭秘

白条付费额度怎么套出来的?快速变现技巧大揭秘

一、白条付费额度是什么?为何要套出来?当我们在京东购买商品时,经常会遇到“京东白条”这个选项。实际上,京东白条类似于一张虚拟信用卡,可以用来支付购物款项,并可以在还款日前先消费后还款。这其中的核心,就...

25年高考志愿需要知道20个重要问题

25年高考志愿需要知道20个重要问题

产业与专业:各省份“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 新高考如何规避志愿填报的十大误区 1. 什么是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又称省控线或批次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当年全省考生高考成绩和招...

不要过度保护你的孩子

不要过度保护你的孩子

嗨,我是瑞秋。 前几天,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 这可真是一本不走寻常路的书。 在大部分书籍都在苦口婆心地教导父母和孩子如何远离危险、规避风险时,这本书却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