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种种功利化做法
每年都要有高考,会有很多高三的学生参加考试,为了迎接这样的考试,高三的学生夜以继日刷题,不断学习,争取考到理想的分数。似乎高考就是一场战役,不但高三的学生要打这场仗,而且陪着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也要打这场仗,老师和家长都跟着着急,跟着打这场仗。于是就有了关于高考的种种功率化做法,似乎并不一定被人们认同。
倘若高三的学生整天刷题,整天背诵,哪怕把自己学成了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仍然会被人们理解。因为他们是高三学生,面临人生命运的选择,能够考上大学,似乎就有更好的出路,也有更好的机会,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打工,或者去跟着亲朋好友做买卖。教育评价人才的标准过于单一,只是通过高考来实现,却不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即便遭到一些人质疑,也仍然不会改变。人们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一般会顺从,服从,看作正常化。不但高三学生学习非常辛苦,而且老师和家长也非常辛苦。为了高考,高三的学生要拼尽一切精力,老师和家长也要和他一块拼搏,似乎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但为了高考,赌上了所有的一切,就有点不值得。有高三的学生,在模拟考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分值下降了,觉得很多努力功亏于溃,立刻崩溃,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哭,简直就像精神病。即便老师安慰她,他也不能立刻止住哭声,而是要宣泄内心的不平。单一的评价标准最终会导致很多高三学生心理失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只有当他们高考完了之后,心理负担才算暂时放下。倘若每年都要参加一次高考,那么他们的精神负担将会变得非常严重,尤其是那些复读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搞迷信活动,在高考前求神拜佛,上香磕头,请求神灵保佑,要孩子考一个好成绩。而被称为数学之神的北大教授开了直播账号,只是发了一个四秒钟的短视频,就迅速挤满了两千多万粉丝。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到他的账号下留言,许愿请求神给予孩子力量,让孩子数学考到130分以上。高考数学是有难度的,并不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考够130分。能考够130分的,证明智力不错,能够考到145分以上的,就证明智力超常,甚至仅凭单科成绩,就可以获得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如此功利化的考试面前,家长和学生似乎展开了军备竞赛,比拼投入教育的资金,比拼投入学习的精力,比拼耐力,甚至家长、老师和学生心理都不正常了,都变得迷信了。人只有面对难以把握的事物的时候,才会变得迷信。高考似乎是他们难以把握的事情,他们就要搞迷信活动。老师穿旗袍上课,甚至男老师也要穿旗袍上课,叫做“旗开得胜”。送考的家长会穿旗袍,会举着向日葵,而向日葵的寓意叫做“一举夺葵(魁)”。有的在竹竿上挑这两个粽子,叫做“一举高粽(中)”还有家长给孩子送鲜花的,带火了鲜花店的生意。有学生给老师送花的,算是回报师恩,倒没有多少迷信的成分,不过给老师送花的学生都是考得不错的学生,而考的成绩差的学生就不送花了,甚至不和老师见面。
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安安心心复习,要摒除周围一切干扰,不但不让孩子做饭、洗衣服,给孩子送饭,给孩子洗衣服,而且嫌周围的环境吵。有的家长竟然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毒杀了附近池塘所有的青蛙。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反复举报附近工地的噪音,要求工地停工,高考过后再施工。有的家长送孩子赶考,带了防暑药,带了文具,带了准考证和身份证,带了各种用具,一家子高高兴兴赶赴考场,到了考点却发现什么都带了,就是忘了带孩子。有的家长在临考前紧张,甚至不敢给孩子提考试的事,怕影响孩子的心情。有孩子临考之前睡不着觉,家长让他吃了两粒安眠药。他倒是睡着了,第二天考的时候头脑昏昏沉沉,没有考好。有的学生准考证丢家里了,自己在考点,就要交警开车帮他去拿,最终没有误了考试时间。有一个考生在考试十五分钟以后到达,已经不能进考点了,就翻越学校大门进入,结果被监考老师当场拿下,即便他的母亲当场跪下,要求考点老师放他一马,让他去考试,考点老师也不能放他去考试,因为那是违反规定的,甚至是违法的。考点附近有警察在执勤,会临时封锁路面,只让学生和家长到达考点,让学生进入。考点大门关闭以后,门口放上拒马,不让人们靠近。
似乎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全社会都在盯着高考,而媒体也在推波助澜,似乎要蹭高考的流量。老师反复叮咛,要学生细心大胆,还要学生考一科忘一科,而参加考试的学生大多精神出了问题。考完一科之后,满嘴的哲学概念,往外蹦哲学意义的词汇,似乎为了应对高考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要打一场有准备之仗,却不会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怎么说都变成了明清时期考八股文的秀才,满嘴知乎者也,却没一句是真话。他们要考完一科忘一科,似乎并不想思考刚考完的那一科。考完之后有孩子飞奔出考场,竟然像百米冲刺一样,好像要拔得头筹,要迎接好运气,其实只是迷信,而且滑稽可笑。既然那么不愿意进考场,为何还要参加考试呢?何必为难自己,难道非得去做考试的奴隶吗?既然做了奴隶,就要坐稳了,不要去反抗了,反抗也没用。让他们大多迷信,要带着护身符去考试,要考完之后飞奔出考场,要考前许愿,要给神佛上香,要大捐功德钱。其实是考生和家长心理不正常了,甚至老师也鼓励这种行为,虽然可以促进迷信经济的发展,但对于学生来说影响确实很坏。因为学生考的是唯物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神论,而不是迷信的理论。用迷信的方法来应对高考,怎么说都是心态不正常的。
高考似乎不是考生、家长和老师能够把握的,甚至大大超出他们的意料之外。这些年的高考不像以前,刷题就能刷出高分,而是题量变大了,难度提高了,有了应用场景,专门考察智力,要选拔那些智力比较好的学生,而不是选拔那些只刷题刷出好成绩的学生。话是这么说,但很多学生仍然要刷题,仍然要透支精力和体力,仍然会变得心理不正常,只能说明,高考这种途径过于单一,真正选拔的人才也不一定是人才。需要完善高考制度,采用多种考察方式,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不然,有变态的考试,就有变态的老师,有变态的学生,有变态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