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考研还坚持不出江苏省?
要说为啥有人考研非在江苏省内死磕,那原因可太多了,说白了就是这地方实在太“香”,没必要往外跑。
先说说最实际的——离家近。江苏人大多恋家,尤其苏南这边,家里条件普遍不错,父母也舍不得孩子走太远。考研选本地,周末想回家喝口妈妈炖的汤,高铁一小时内准到;要是遇上点急事,家里人随叫随到。不像去北方上学,光抢春运火车票就得掉层皮,真有啥事儿,隔着千儿八百里只能干着急。
再看就业这盘大棋。江苏的经济体量摆在那儿,苏州工业园、南京软件谷、无锡半导体产业园,全是实打实的高薪行业聚集地。本地高校跟企业联系特别紧,南邮的去华为南京研究所,南航的进航天科工,南理工的往兵器集团跑,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要是考去外省,毕业想回江苏找工作,还得千里迢迢赶回来参加招聘会,本地学生早就通过导师内推把坑占了。
生活习惯也是道坎。苏南人吃惯了甜口,去了北方天天啃馒头就大蒜,胃肯定不答应;苏北人爱吃辣,到了广东天天喝凉茶也受不了。江苏的气候虽然夏天湿热冬天湿冷,但至少四季分明,跟北方的沙尘暴、南方的梅雨季比起来,老少爷们更吃得消。再说方言,苏南话、苏北话虽然不一样,但省内交流基本没啥障碍,真去了外地,听着一口完全不懂的方言,融入当地圈子都难。
人脉圈子也很重要。江苏人讲究“圈子文化”,同学、老师、亲戚织成的关系网,在省内办事特别管用。比如考个南师大的研究生,将来想在南京当老师,师兄师姐可能就在各个学校当领导;考苏大的去苏州做外贸,系里的老教授说不定就认识几个外企老板。这些资源都是日积月累的,去了外省就得从零开始攒,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教育资源这张王牌。别以为只有北京上海有好学校,江苏的985、211数量在全国都排前列,南大、东南就不说了,南航、南理工、河海这些学校的王牌专业,放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考省内的学校,分数线往往比同档次的外省学校低几分,竞争压力小不说,专业课资料还好找,说不定还能托人找到目标院校的直系学长划重点,这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也有人是冲着落户政策来的。南京、苏州这些城市,本地高校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槛,还能领租房补贴、创业扶持金。要是去外省读研,想回江苏落户,还得看社保年限、学历层次,麻烦得很。
说到底,不是江苏人没闯劲,而是这片土地给的实在太多。考研选省内,就像捧着金饭碗吃饭,既安稳又踏实,何必舍近求远呢?毕竟对很多人来说,研究生三年不光是为了文凭,更是为了将来能在熟悉的地方,过着舒服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