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

美羊羊2周前精彩生活7

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

亲爱的家长朋友:

在上一封信中,我们谈及了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藏着亲子沟通的密码、成长教育的契机。今天,我们想分享三个家庭的暑期运动故事。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运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成长;而家长们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亲子关系也更为和谐。

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

维维爸爸来信说:

晚饭刚过,班级群里便准时弹出消息:“今天有人去龙山中学运动吗?”这已经成了我们班孩子每年暑假的“固定节目”。

我家有一儿一女,女儿上四年级,儿子上一年级。每年暑假,女儿班里的同学总会相约到龙山中学运动场运动。起初,只是几个家住附近的同学自发前往,家长把孩子们玩耍的照片发到群里后,想参与的同学便越来越多。渐渐地,那里成了班级同学晚饭后的“聚集地”,自发锻炼的同学少则五六个,多时能有十几个。

每天晚饭后去运动,是姐弟俩最期待的时刻。一吃完饭,他们就火急火燎地换好衣服和鞋子,催着我出门。在我们家,饭后去运动已然成了雷打不动的“头等大事”。

几个暑假下来,弟弟也顺利融入姐姐同学们的队伍,和大家一起打羽毛球、跑步、踢足球、打排球。他时而当“守门员”,时而做“人工球网”,偶尔还充当拉拉队员,常常玩到很晚才恋恋不舍地回家。陪孩子的同时,我和孩子的爸爸们也常组队打篮球赛,不知不觉间,学校运动场成了我们全家的“运动后花园”。

你看,玩在一起,体育热爱便自然传递。运动需要氛围,组团运动既是一项团体游戏,更是社交的好机会。当大家自发地将运动的照片发到群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感染,爱上了运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运动不是痛苦、枯燥的任务,而是和家人、同学、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孩子自由地呼喊、肆意地奔跑。当运动变成必修课,孩子收获的不仅是健康,更是家庭的温暖记忆和朋友间的美好回忆。

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

嘟嘟妈妈来信说:

我家四年级的嘟嘟是个运动小达人。暑假伊始,我提议她给自己制定一份运动计划,她迅速安排好运动内容,还把我也写进了计划:“妈妈,咱们小区的新跑道真不错,我们就从跑步项目开始吧!”我立马回答:“支持你,但是妈妈这老胳膊老腿的,可跑不动哦。”她却拉着我的手直晃:“试试嘛,慢慢跑,你肯定行!”看着她满是期待的眼神,我决定挑战一下。

第一天傍晚,才跑了半圈,我就气喘吁吁。嘟嘟见状,立刻放慢脚步陪在我身边,给我打气:“妈妈加油,前面转弯就到,咱们再跑会儿!”跑完两圈,我瘫在长椅上,她赶紧递来水,笑着夸我:“妈妈今天超棒!”

之后,嘟嘟成了我的“小教练”,每天准时把运动鞋摆在我面前。我想偷懒,她就晃着计划表撒娇:“说好的约定,可不能反悔哟!”在她的督促下,我从跑两圈就累瘫,到能轻松跟上她的节奏;从把运动当任务,到开始期待每晚的“亲子跑步时间”。

暑假过半,嘟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运动计划,还带着我养成了运动好习惯。原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他们会用行动教会我们“说到做到”。

你看,亲子共同运动,积极自律的种子就此萌芽。当家长放下“管理者”的姿态,变成“同行者”,运动就成了双向成长的纽带——你陪他流汗,他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句“我们一起”,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摆在门口的运动鞋、贴在冰箱上的计划表,都是“自我驱动”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孩子的体育活动,让孩子成为“领跑者”“监督者”,运动便成为孩子反转角色,“鞭策”家长的有趣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在我们的一点一点进步中,也体会到了做“老师”“教练”的成就感,懂得了坚持与努力。

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

笑笑妈妈来信说:

我家笑笑上初一,微胖,最怕打篮球,可中考体考像道坎,躲不过去。看着笑笑发愁的样子,我下定决心要帮他跨过这道坎。

为此,我决定在这个暑假对他进行一次突击训练,还专门做了“功课”,一有空就向班里的体育老师“取经”,琢磨着怎么帮笑笑提升球技。

暑假第一天,我带他到球场,他捧着球手忙脚乱,不是投篮砸中篮板飞进花丛,就是绕杆时碰倒一排标志物。他急得直抹汗:“妈妈,我肯定不行。”

我蹲下来帮他擦汗:“每个神投手都是从投不中开始的呀。咱们不着急,从拍球练起,一步一步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练1小时,先专注练指尖发力,让球稳稳地在手中跳动;再分解绕杆动作,从慢走熟悉路线,到逐渐加快速度。我还给他买了透气的手套,找出训练视频鼓励他:“你看,上个月底你连球都拍不稳,现在都能绕杆跑全程啦!”

大半个月后,笑笑能把球投进篮筐了,他抱着球大喊:“妈妈,我做到了!”更意外的是,他说:“原来‘难’的不是动作,是我总想着‘我不行’。”

如今,笑笑对运动不再抵触,反而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每天都会主动邀我去看他打球。我笑着回应:“妈妈是你的球迷噢,你最棒!”笑笑听了,脸上洋溢着羞涩又自信的笑容。

你看,坚持不懈,自信心便蓬勃生长。孩子怕的不是运动,是对“自己不行”的恐惧;家长要做的不是逼他“必须赢”,而是陪他“别怕输”,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改变与成长。笑笑从害怕运动到爱上运动,除了陪伴与计划,离不开家长的不断鼓励。在不断地坚持与鼓励中,孩子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变得积极主动、自信勇敢。磨破的手套、湿透的球衣、从“我不行”到“我能做”的蜕变——运动场上流的汗,最终会变成孩子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勇气。那些在不断尝试、训练后最终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会成为他记忆中的闪亮碎片,让他学会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暑期的运动场上,藏着比“强身健体”更珍贵的礼物:是“玩在一起”的亲密,是“说到做到”的诚信,是“挑战自我”的底气。哪怕只是晚饭后的散步、周末的家庭球赛,只要我们放下手机、穿上球鞋,和孩子一起跑、一起笑、一起流汗,运动就会成为我们温暖的记忆。

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给家长的一封信(70)| 让运动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_

关老师工作室

2025年7月

特别鸣谢《家庭教育》杂志对本栏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

反向育儿有妙招!抓准年龄性格灵活用,助力孩子成长不冒险

反向育儿有妙招!抓准年龄性格灵活用,助力孩子成长不冒险

经常看视频的家长估计都看过,有一位爸爸发现孩子喜欢玩游戏以后,不仅没生气,还买了新电脑陪孩子打游戏,组团打游戏的时候,他对孩子要求极高,孩子玩游戏可以,但要玩出成绩,那不比学习简单。小孩哥一直玩不过老...

继子照顾病重养母 13年,临终给继子5万亲儿2套房,继子取款愣了

继子照顾病重养母 13年,临终给继子5万亲儿2套房,继子取款愣了

“为什么是五万?”张小军看着手中的存折,困惑地问道。 “这是你继母的意愿,”律师平静地回答,同时将一封信递给他,“这封信只能由你一个人阅读。” 张小军接过信封,手微微颤抖。 “那两套学区房都给我哥了?...

陪儿子走过小升初,我真心觉得:小学阶段别过度消耗孩子的能量

陪儿子走过小升初,我真心觉得:小学阶段别过度消耗孩子的能量

那天放学在等候区等接孩子,无意中听见旁边两位妈妈的对话—— “我家那小子写天天晚上写作业磨蹭到十点!屁股跟长了针似的,一道题能写半小时!” “唉,我家也好不到哪去,昨晚陪他写数学卷子,血压分分钟飙升到...

她用“三不”原则,将原本不开窍的儿子送进985大学

她用“三不”原则,将原本不开窍的儿子送进985大学

过年家族聚会,饭桌上,我听说以前老邻居韩姐的儿子小鑫考上了心仪的985大学,高兴之余十分惊讶。因为以前做邻居时,韩姐没少吐槽儿子,说他“笨”“不爱学习”“不服管教”等,母子关系一度闹得很僵。 孩子上高...

和大学校花偷尝禁果,被她父母拆散,八年后,儿子找上门来

和大学校花偷尝禁果,被她父母拆散,八年后,儿子找上门来

人们常说,年少轻狂的爱情总是刻骨铭心,却也最容易被现实打败。多少人在青春年华里遇见了自己的真爱,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分离。我就是这样的例子,一段被家长强行拆散的初恋,竟在八年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闯入...

一个家庭的兴衰,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家长这3句“毒言”

一个家庭的兴衰,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家长这3句“毒言”

大家好,我是辣妈 前不久在一条关于教育子女的短视频,下方看到几条中学生的留言,挺让人心疼的: “我妈也总说我爹是废物,她早就想离婚了,都是为了我才忍着!”“真是白养你了,你怎么什么都不听我的?”“对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