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

美羊羊2周前教育资讯7

全文长 2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

同样是30岁的教师,有人把教案本翻出毛边还在改课件,有人对着电脑屏幕数着下课时间。别骂躺平的没追求,也别只夸拼命的有情怀。这差距的真相,可能就藏在校长的一句话里:是“遇到坎儿喊我”,还是“完不成你担责”?

被“压”到躺平的老师,都经历过这些窒息时刻

“拼?我连喘口气的力气都被榨干了。”

有老师在后台留言时,字里行间全是疲惫。

新教师第一次上公开课,校长隔着窗户看了十分钟,丢下句“下周必须上区级展示课”就走。没说怎么改,没提找谁帮,只留一个“完不成你自己看着办”的背影。结果呢?教案改到凌晨三点,最后还是被批“没新意”,从此看见公开课就发怵。

一些学校全方位管控式施压:教案里的每个标题必须加粗三号宋体,家访要拍带校徽的合照发群里,连布置作业都得按“德育+智育+体育”的模板凑字数。有老师苦笑:“现在备课先想‘校长会不会挑刺’,再想‘学生能不能听懂’,你说,这还怎么拼?”

最寒心的是拼了也白拼。带学生拿了科创奖,校长在大会上提都没提;熬夜写的课题报告被署上领导名字,转头还被教育“年轻人要多奉献”。慢慢大家都懂了:在这里,“会混”比“会拼”更划算。

真正厉害的校长,从不说“你得拼”,却能让人忍不住想“再试试”。会“托”的校长,都在做这四套“托举方案”。

01

思想上“托”

用“可视化证据”激活内驱力

不空谈教育理想,而是建立教育影响追踪系统。比如收集历届学生的成长数据、反馈信件,甚至记录他们职业选择中与教师相关的细节,定期整理成教育成果手册。校长要让教师直观看到教学行为与学生改变的关联。比如把某老师坚持每周写班级日志和三年后学生表达能力提升35%的数据对应展示,或是组织毕业生返校分享会,让教师亲耳听到“当年那节课如何影响了我”。校长的核心动作,是把抽象的意义转化为可触摸的事实,让教师真切感受到讲台的重量。

02

路径上“托”

用“支持网络”替代“单打独斗”

不搞“压力传导”,而是搭建“三维支持体系”。横向成立跨学科互助小组,让不同科目教师共享经验;纵向实施“新老结对”,由资深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立体配套“资源包”,包含各类教案模板、学生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应急处理流程等。核心是把要你完成变成帮你达成。将必须上公开课转化为自愿报名+全程陪练,把考核指标拆解为个性化成长清单。校长的关键角色,是从“监督者”变成“资源整合者”,让教师明确遇到问题时,知道该找谁、能拿到什么支持。

03

能力上“托”

用“精准赋能”替代“笼统评价”

不做好坏判断,而是实施亮点放大策略。建立教学创新案例库,专门记录教师的“独门方法”,哪怕是用手势记忆单词、让学生编古诗顺口溜这类小技巧,都详细记录适用场景和效果。关键在具象化反馈。不说“你这节课不错”,而是指出“你让学生用漫画总结课文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参与度提升了60%,这个设计可以提炼成通用方法”。校长的核心动作,是从“评判者”变为“赋能者”,帮教师把零散的灵感升级为系统的能力,在被看见独特价值中建立专业自信。

04

成就感上“托”

用“价值延伸”替代“形式表彰”

不搞表面奖励,而是构建“多维认可体系”。在学校官网开设教师成长专栏,推送其教学理念和实践故事;向家长社群开放“名师工作坊”,让教师展示专业能力;推荐参与更高层级的教学交流,扩大影响力。校长要让教师感受到努力的辐射力,不仅被同事认可,更被学生、家长、社会看见;不仅能影响本班学生,还能推动更大范围的教育改变。校长的关键操作,是为教师搭建“价值延伸的阶梯”,让“拼”的回报超越“评优评先”,抵达专业尊严的层面。

教育的温度,藏在“托举”的细节里

教师的“拼”与“不拼”,从来不是简单的态度问题,而是生态问题。当校长的角色从“施压者”变为“托举者”,从“要求者”变为“支持者”,教师自然会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创造。

这背后,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不是“单向输出”的任务,而是“双向成就”的过程。教师在托举学生成长的同时,也需要被托举着实现自我价值。一所学校的生命力,终究体现在它能否让每个教师都相信,在这里,每一份付出都会被看见,每一次尝试都能被支撑,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托举。这样的学校,才能真正长出教育的奇迹。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_

相关文章

喜讯! 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教师荣获这场四川省级展评活动一等奖

喜讯! 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教师荣获这场四川省级展评活动一等奖

“三尺讲台育新苗,展评赛场绽光芒。”2025年四川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展评暨培训活动于日前举行,来自四川省内120名优秀教师组成的24支团队,围绕课标应知测试、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板书书写、配乐读诵...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学弈》试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学弈》试讲稿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在PPT上展示了一幅图片,大家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师: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他究竟是谁呢?别急,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提示。 师:他是我国...

南屏实验小学严杏:让每个孩子在诵读中发现生命的诗与远方|【香洲教育新视野⑥】

南屏实验小学严杏:让每个孩子在诵读中发现生命的诗与远方|【香洲教育新视野⑥】

【人物简介】严杏: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小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珠海高层次人才,连续五届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全学科导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

“磕磕绊绊”的课,未必不是好课

“磕磕绊绊”的课,未必不是好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 学生回答“1分米=1/10米”,并解释: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分米是1份,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