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

美羊羊5天前精彩生活4

暑假已经过半,不少家长又陷入了新的焦虑:这一个月暑期生活,孩子已经彻底“放飞自我”,害怕开学后收不住心;担心缺乏老师监督,学习进度跟不上;更怕别家孩子都在偷偷努力,自家孩子被甩开差距。

于是,“该写作业了”“别老玩手机”“快去看书”成了许多家庭的暑期高频词。然而,这种“催着学”的模式,往往事与愿违——孩子要么消极抵抗,要么敷衍了事,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暑假恰恰是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的黄金期。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被动接受指令,而是引导他们主动规划人生。与其整日围着孩子的学习打转,不如试着做好这5件事,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

第一件事:把时间表的主导权还给孩子

很多家长习惯为孩子制定详细到分钟的暑期计划:几点起床、几点刷题、几点练琴……看似井井有条,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被安排的人生,永远无法让孩子学会主动负责。

不妨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讨论暑期的核心目标——比如读完3本名著、掌握游泳技能、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然后让孩子自主分配时间。家长可以提供参考建议,比如“上午精力好,适合安排需要专注的任务”,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当孩子发现“原来我可以决定自己的时间”,他们会更有动力执行计划。即使初期出现拖延、混乱也没关系,家长只需在旁观察,等孩子遇到问题时再引导他们反思:“今天的计划没完成,是时间分配不合理,还是被其他事情耽误了?明天可以怎么调整?”通过一次次试错,孩子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这种对时间的掌控感,正是自觉性的起点。

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

第二件事:用家务清单培养责任意识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参与过家务劳动的孩子,成年后更具责任感和独立性。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包揽了所有家务,却没想到这种保护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不妨给孩子列一份家务清单: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给绿植浇水、倒垃圾……这些看似微小的任务,能让孩子明白:家庭是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当孩子习惯了为家庭付出,这种责任感会自然迁移到学习中——他们会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体会到延迟满足的意义:想要房间整洁,必须动手整理;想要餐桌干净,必须认真洗碗。这种付出才有收获的认知,会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懂得为了目标踏实努力。

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

第三件事:陪孩子发现学习之外的热爱

许多家长对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课本知识才值得投入精力。其实,暑假的意义不仅在于查漏补缺,更在于让孩子接触课堂之外的世界,找到能让自己投入热情的事物。

或许是让孩子尝试绘画、编程、街舞,或许是带他们去爬山、露营、观察星空,又或是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当孩子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时,他们会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和主动性:为了画好一幅画,反复修改细节;为了搞懂天文知识,主动查阅资料;为了做好志愿服务,认真学习沟通技巧。

这种在热爱中培养的自驱力,会悄悄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他们会发现,原来投入精力探索未知是一件快乐的事,而这种快乐,同样能在解数学题、读文言文、记英语单词的过程中找到。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拥有了学习之外的热爱,他们会更懂得平衡生活与学习,避免因过度专注成绩而产生焦虑。

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

第四件事:用家庭阅读时间代替说教

“你要多看书”“别总看手机”——这样的叮嘱在暑假里随处可见,但效果往往不佳。

家长与其反复说教,不如用行动做榜样:每天设定一段家庭阅读时间,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和孩子各自捧着一本书安静阅读。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当他们看到父母在书桌前专注阅读,而不是在沙发上刷短视频时,自然会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家庭阅读时间创造了一种无声的交流:父母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读书心得,聊聊书中的趣事或困惑。当阅读变成一种温馨的家庭仪式,孩子会逐渐把看书从“任务”变成“习惯”,而这种自主阅读的习惯,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

第五件事:允许孩子犯错,但要教会他们复盘

暑假里,孩子难免会犯错:制定好的计划没执行、答应要做的家务忘了、因为贪玩耽误了作业……此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批评指责,却没想到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害怕尝试,甚至学会撒谎。

其实,错误是培养自觉性的契机。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可以先深呼吸,问一句:“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让孩子自己分析原因,比如“我今天没写作业,是因为玩游戏忘了时间”。

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做?”

这个复盘的过程,能让孩子明白: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当孩子习惯了主动反思,他们会在学习中更关注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依赖父母的监督。

比如考试失利后,他们会主动分析错题,而不是等着家长来安排补习——这种从“被动纠错”到“主动改进”的转变,正是自觉性成熟的标志。

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兴智:暑期别再催着孩子学习了!培养自觉性,做好这5件事就够了_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教育激发的应是自发活动,而非被动接受。”

暑假是一段特殊的时光,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映出孩子的成长状态。真正的教育智慧,不是用外力推着孩子前进,而是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

当家长学会放手,孩子才能学会负责;当家长懂得尊重,孩子才能找到动力。

这个暑假的最后一个月,不妨试着放下焦虑,做好这5件事,相信你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懂得如何成长,而那份在自由与责任中培养出的自觉性,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文章

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成长型思维

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成长型思维

遇到难题,有的孩子遇到会说:“我不会做,我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 而有的孩子却会说:“我暂时还不会。” 对待难题不同的一句话,不同在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有两种: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

为什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什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为什么...

高考困难模式背后:河南县城人口密度超北京6倍

高考困难模式背后:河南县城人口密度超北京6倍

01 人口密集 挤爆高考? 河南目前全省常住人口不到1亿,并非国内第一,中原大地的座座城市却较为拥挤。 住建部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人口密度已突破1万人/平方公里,县级市邓州也接近万人级别,让超一线城市...

松北区完成2025年民办学校摇号派位招生工作

松北区完成2025年民办学校摇号派位招生工作

由美佳学校、顺迈学校各选取的家长代表操作程序,随机产生派位抽签结果……1日上午,2025年松北区教育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排位招生工作在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举行。经过两场抽签,哈尔滨美佳外国语学校...

“恭喜儿子考上987大学”,母亲炫耀特殊大学,圈内人:不如二本

“恭喜儿子考上987大学”,母亲炫耀特殊大学,圈内人:不如二本

“985”这三个数字连在一起便代表着我国顶尖的高等院校群体,这三十多所院校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学府。不过,也有一些学校或许由于时间因素或者评选方式等原因,遗憾地未能入选“985”工程高校行列。但在坊间...

博士生“太多”了吗?这场争论的焦点,其实一直跑偏了

博士生“太多”了吗?这场争论的焦点,其实一直跑偏了

《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把“博士生是否过剩”这一话题再次送上热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直指全球博士生数量远超学术岗位供给,尤其在中国、印度等国家,博士“过剩”的现象尤为突出。但更值得警惕的是:很多高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