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话都不会说了!”大学教授浮夸介绍惹怒众人:这可是复旦大学啊!
但其内容摘要部分大家完全看不懂,好好的话被说得啰里啰嗦,让学生忍无可忍。一位学生忍不住问孙老师,让其看看自己写的是啥。
每句话虽是中文,连起来却表意不明,根本不知其要表达什么。结果一位江苏网友仅用一句话就总结出了这高深莫测的内容,即人人都能玩手机。
还有四川网友讽刺说,自己故弄玄虚时就是这般模样,这里的亮点其实就是新闻学院,新闻学的学生常遭吐槽,就是因为他们确实喜欢巧言令色。
这也是当代新闻人的一大通病,可为何到了老师这儿,似乎也不知这样做不对,反而也搞起这一套,以至于大家都猜测这应该是AI写的。
毕竟用几个AI提示词很容易就生成这样一篇内容摘要。AI才会不说人话,不像人类沟通交流是要让对方听明白、听懂,这才有价值。
错不在复旦大学,而是在于传统文科的老师随着学科价值一起走下坡路了
对于新闻学而言,传统文科饱受诟病之处就在于此,若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那顶尖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有何用?
从这一点出发,大家进而思考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不说人话”,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危害着实很大。
有人直接指责说,整个复旦新闻学院,基本上没几个能踏实做学问的了,然而这样的指责或许对复旦不太友好,尤其是那些优秀的老师,可能会因此而受委屈。
我们并非认为真的所有人都没有真才实学,可在大多数人眼中,当下的大环境似乎就是如此,别说是复旦大学,其实其他学校亦是如此。
不能指望新闻学真的能如理工科那般锐意进取。而且近两年来,发生在某些高校当中,有关传统文科尤其是新闻学的荒唐事难道还少吗?
比如地铁上遭遇的污蔑事件,再比如只要一提及图书馆这三个字,就已经没法再往下细说了。
只能说家长们需要好好斟酌一番,当下将新闻学当作自己的爱好尚可,然而若孩子耗费一生仅仅学到这些内容,却未具备实际能力。
试想一下其在社会上的道路是否能顺遂呢?大学老师起码还能稳端铁饭碗,可那些数量众多的毕业生又当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