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裁掉我这个“闲人”,HR问我工号多少,我淡定回复:001
"张先生,很抱歉通知您,根据公司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您被列入了本次裁员名单。"
HR部经理李慧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冰冷,手中厚厚的文件夹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
她的对面坐着一个看起来四十出头的男人,穿着普通的polo衫,神情淡定得让人意外。
"请您配合提供工号,我们需要办理相关离职手续。"李慧继续说道,笔尖已经准备好在表格上填写。
张明缓缓抬起头,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微笑:"工号啊..."
他停顿了几秒,仿佛在回忆什么遥远的事情。
"001。"
这个简单的数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场的三名HR工作人员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李慧握着笔的手开始轻微颤抖。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连空调的嗡嗡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李慧瞪大眼睛盯着电脑屏幕,脸色一点点变得煞白。
01
三个月前,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新任CEO陈志远是从跨国公司空降过来的职业经理人,三十八岁,MBA学历,带着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和一套完整的企业重组方案。
他接手公司的第一天就放出狠话:"这家公司养了太多闲人,我要彻底整顿。"
张明就是被贴上"闲人"标签的典型代表。
每天上午九点半,当大部分员工都已经开始忙碌工作时,张明才慢悠悠地走进公司大楼。
他从来不打卡,保安也不敢拦他,因为他手里有一张特殊的通行证,上面写着"特别顾问"四个字。
张明没有固定的工位,也没有明确的部门归属,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公司各个楼层之间游走。
今天去财务部和会计聊几句账目处理,明天到技术部看看程序员们写代码,后天钻进库房检查货品摆放情况。
"这个张明到底是干什么的?"新来的实习生小王第一次见到张明时,忍不住问旁边的老员工。
"说不清楚,反正他在公司很多年了。"
市场部的刘姐压低声音回答,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可能是某个重要人物的亲戚吧,你别多问。"
确实,张明的存在就像是公司里的一个谜团。
他不参加任何部门例会,不写工作汇报,不承担具体的项目任务,但每个月的工资却准时到账,而且数额还不低。
更奇怪的是,一些资深员工对张明的态度很恭敬,而新员工们则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这种微妙的分化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
陈志远刚到公司的第一周,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异常"的存在。
"这个张明什么背景?"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陈志远直接询问人力资源总监王芳。
王芳翻了翻手中的厚厚档案:"入职时间显示是2003年,工龄快二十年了,职务写的是特别顾问,但具体工作内容...档案记录比较模糊。"
"模糊?"
陈志远的眉头皱得更紧,"一个员工的工作职责怎么可能模糊?他的直属领导是谁?"
"档案显示...直接汇报给董事长。"
王芳的声音有些不确定,"但董事长常年不在公司,我们也很少能联系到。"
陈志远当场拍了桌子:"这简直是管理漏洞!一个没有明确职责的人,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陈志远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张明的日常行为。
他发现这个看似游手好闲的中年男人,确实每天都在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穿梭,但到底在做什么具体工作,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最让陈志远不解的是,张明从来不向任何人汇报工作,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工作安排。
他就像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公司的权力架构之外自由行动。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职场混子。"
陈志远在私下里对助理说道,"靠关系进来,靠关系保位子,什么实际贡献都没有。"
九月中旬,公司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出炉,业绩同比下降了18%。
董事会对此表示了严重关切,给陈志远施加了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
"必须立即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优化人员结构。"
陈志远在高管会议上严肃地宣布,"我要对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进行重新评估。"
张明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了重点关注名单的首位。
"这种没有明确产出的员工,就是我们要清理的第一批对象。"陈志远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态。
但当这个消息开始在公司内部流传时,员工们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分化。
财务部的老会计李阿姨听到风声后,整个人都慌了:"他们要动张先生?这...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他又不干活,留着浪费公司资源。"新来的财务助理小陈不以为然地说道。
李阿姨瞪了她一眼,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只是摇了摇头:"你们这些新人啊,什么都不懂。"
类似的对话在公司的各个角落都在上演。
老员工们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安,甚至有人主动找到人力资源部门询问情况,而新员工们则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技术部的资深工程师老赵甚至专门约了王芳谈话:"王总,张先生真的要被裁吗?我觉得这个决定需要慎重考虑。"
"老赵,我理解你的担心,但公司现在形势不好,必须要做出一些艰难的调整。"
王芳耐心地解释道,"而且这是CEO的决定,我们执行就好。"
"可是张先生他..."
老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完,"算了,希望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些异常的反应引起了陈志远的注意,但同时也坚定了他的决心。
在他看来,张明确实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所以才会有老员工为他说话。
但在现代企业管理面前,这些人情因素都必须让位于效率和业绩。
"感情用事是管理的大忌。"
陈志远对自己的决定很自信,"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就是要敢于做出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十月初,公司正式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员优化计划。
陈志远亲自主持制定了详细的裁员名单,总共涉及42个岗位,预计可以节省30%的人力成本。
张明的名字不仅在名单上,而且排在了前三位。
02
裁员名单确定后,HR部门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李慧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整个裁员流程的执行。
她对张明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这是一个在公司工作了很久的"关系户",而且据说脾气还不错。
"张明这种老员工最需要小心处理。"
李慧对助手小张交代,"他们往往对公司有感情,被裁后容易情绪激动。
你把相关的法律条文准备好,如果他提出异议就按照劳动法的标准进行说明。"
按照公司的流程,被裁员工需要被逐一约谈,告知决定并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造成恐慌,这个过程必须保密进行。
李慧原本预计张明会是最难处理的一个,毕竟他在公司的工龄最长,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
但当HR部门的工作人员去通知张明到会议室谈话时,他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好的,我马上过去。"张明听到通知后,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甚至还主动询问需要带什么材料。
这种超乎寻常的配合让前去通知的小张有些困惑。
按照以往的经验,被约谈的员工通常会表现出紧张、担忧甚至愤怒的情绪,很少有人能保持如此平静。
"张先生,您确定明白我们约谈的目的吗?"小张忍不住再次确认。
"当然明白。"
张明收拾着桌上的几份文件,语气轻松得就像是被邀请去喝茶,"关于工作调整的事情,对吧?"
这份淡定让小张心里更加疑惑了,他回到HR部门后,专门向李慧汇报了这个情况。
"他真的一点都不紧张?"李慧有些不敢相信。
"完全没有,甚至还问我们需要他准备什么资料。"
小张摇摇头,"感觉他好像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慧若有所思。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各种各样的被裁员工,但像张明这样淡定的,确实很少见。
要么是心理素质特别好,要么就是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期。
下午三点,张明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
会议室里除了李慧之外,还有人力资源总监王芳和法务部的代表刘律师在场。
这种规格对于一般的裁员谈话来说,显得有些过于正式了。
"张先生,请坐。"李慧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公司的贡献。"
张明点点头,在椅子上坐下,神态依然轻松自然。
"由于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人事决定。"
李慧按照既定的话术开始,"希望您能够理解公司的困难处境。"
"我理解。"张明的回应简短而礼貌,"商业决策嘛,很正常。"
这种配合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通常情况下,被裁员工会提出各种问题,要求详细解释裁员的原因,甚至会为自己争取机会。
但张明的态度就像是早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根据您的工龄和职级,公司将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的计算方式和数额,我们可以详细讨论。"李慧继续按照流程进行。
"谢谢,我相信公司会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的。"张明依然保持着那种令人意外的平静。
王芳在一旁观察着张明的表情,想要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但张明的脸上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愤怒的情绪,就像是在参加一次普通的工作会议。
"那我们现在开始办理相关的手续。"
李慧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次谈话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首先需要核实一下您的基本信息。"
她打开电脑,调出了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准备录入相关数据。
"请提供您的工号,我需要查询您的详细档案。"李慧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在键盘上输入。
这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程序性步骤。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工号,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
李慧需要通过工号来查询张明的入职时间、薪资标准、社保缴费记录等所有相关信息。
张明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次出现了停顿。
他似乎在回忆什么,眼神变得有些深远,仿佛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承载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几秒钟的沉默后,张明缓缓开口:"001。"
这三个数字说出来的瞬间,整个会议室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慧的手指停在了键盘上方,王芳也停下了翻阅文件的动作。刘律师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张明。
"您确定是001吗?"李慧的声音有些不太确定。
"确定。"张明点点头,语气很肯定。
李慧深吸了一口气,在键盘上输入了这个工号。
系统需要几秒钟的查询时间,这几秒钟对于在场的每个人来说都显得格外漫长。
当查询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时,李慧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工号:001 姓名:张明 职务:
数据加密
权限级别:最高级 入职日期:2003年3月15日 直属上级:无
最关键的是,在职务栏显示的不是"特别顾问",而是一个被系统加密保护的神秘职位。
李慧用颤抖的手点击了权限详情,系统弹出了一个红色的警告框:该员工信息涉及公司核心机密,需要董事长级别授权才能查看详细内容。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慧小声嘀咕着,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王芳注意到了李慧的异常反应,悄悄凑过来看了一眼电脑屏幕。
当她看到那个神秘的权限级别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张先生,请问您能解释一下这个系统显示吗?"王芳试图保持冷静,但声音里已经带上了明显的紧张。
张明看着她们困惑的表情,脸上露出了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微笑:"看来系统还是很准确的。"
这句话不仅没有解释任何问题,反而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三个人都意识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人,可能远比她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需要立即联系陈总。"王芳拿出手机,但手指却在屏幕上犹豫不决。
她不知道该如何向CEO解释这个诡异的情况。
就在这时,张明平静地说道:"如果你们觉得有必要的话,当然可以联系他。不过我建议,最好先搞清楚你们到底想知道什么。"
他的语气依然那么温和,但话语中隐含的某种暗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压力。
03
王芳最终还是拨通了陈志远的电话。
"陈总,关于张明的约谈,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您能立即过来一趟吗?非常紧急。"
电话那头的陈志远正在另一个会议室主持管理层会议,听到这个消息后眉头紧皱:"什么特殊情况?他不配合吗?"
"不是的,他很配合,但是...系统显示他的权限级别很特殊,我们可能需要您的判断。"王芳尽量用委婉的措辞来描述这个复杂的情况。
"权限级别?"陈志远更加困惑了,"等我十分钟。"
挂断电话后,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沉默。
三名HR工作人员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眼前的状况。
张明则显得很轻松,甚至主动为大家缓解紧张气氛:"别紧张,可能只是系统的一个小问题。"
但这句话显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反而让大家更加疑惑。
如果真的只是系统问题,为什么张明看起来一点都不意外?
十分钟后,陈志远匆匆赶到了会议室。
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显然对这次"意外状况"很不满意。
"到底什么情况?"陈志远一进门就直接询问。
王芳指了指电脑屏幕:"您看看这个系统显示。"
陈志远走到电脑前,当他看到那个神秘的权限等级时,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CEO,他当然知道公司系统中的权限分级,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最高级别的标识。
"这个权限等级是什么意思?"他转头问王芳。
"我也不清楚,系统显示需要董事长授权才能查看详细信息。"王芳的回答让陈志远更加困惑。
陈志远重新审视着坐在对面的张明。
这个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特殊的系统权限?
"张先生,能否请您解释一下这个情况?"陈志远试图保持专业的态度。
"当然可以。"
张明点点头,"不过我想先问您一个问题,您对这家公司的历史了解多少?"
这个反问让陈志远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是自己在询问张明,但现在情况似乎颠倒了过来。
"我了解公司的基本发展历程,也熟悉主要的业务模式。"陈志远回答道。
"那您知道这家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创始人是谁?"张明继续问道。
陈志远想了想:"2003年成立,创始人...这个我确实不太清楚。"
这个回答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有些尴尬。
作为CEO,不了解公司的创始人,确实显得有些不太专业。
确实,作为CEO,他对公司的历史了解并不深入,特别是关于创始人的信息,他只知道是一个很低调的神秘人物,据说多年来很少在公司露面。
"看来有些基本信息需要补充一下。"张明的语气很平和,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穿着高级定制西装的中年女人快步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打断会议。"
女人的声音清脆而有力,"我是张明先生的私人律师,关于今天的约谈,有一些法律程序需要确认。"
她径直走向讲台,从随身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了陈志远。
陈志远接过文件,当他翻开第一页看到上面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陈志远手中的文件夹突然失控滑落,几十页纸张散落一地,发出清脆而刺耳的声响。
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空调的嗡嗡声都显得格外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