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偷我方案获奖,我把下份PPT全填错数据,庆功宴上他成了笑话
庆功宴的灯光璀璨如星,香槟泡沫在高脚杯中翻滚,我端着酒杯站在角落,看着台上的许浩然侃侃而谈。
他西装笔挺,眉宇间带着得意的光芒,正在向全场宾客介绍着"他的"创新营销方案——那个让他获得年度最佳策划奖的方案。
台下掌声雷动,我的手指却在颤抖。
因为那个方案,原本是我的。
而今晚,他即将为此付出代价。
我轻抿一口香槟,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就像三个月前那个雨夜,我发现真相时的绝望。
许浩然还在台上滔滔不绝,丝毫不知道,他手中的PPT里,每一个数据都是我精心设计的陷阱。
01
三个月前的那场雨来得突然,我匆忙收拾桌上的文件,准备下班。
办公室里只剩下几盏昏黄的灯光,大部分同事都已经离开,只有许浩然还坐在他的位置上,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
"小陈,这么晚还不走?"我路过他桌边时随口问道。
许浩然抬起头,露出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脸:"还有点工作要处理,你先走吧。"
我点点头,拎起包准备离开,却发现钥匙落在了桌上。
当我折返回来时,许浩然已经不在座位上,他的电脑屏幕还亮着。
我走近一看,心脏瞬间停止了跳正是我花了两个星期精心准备的营销方案——那个我准备在明天会议上提交的方案。
文件名、内容结构、甚至连我独创的数据分析模型,都一模一样。
我的手开始发抖,鼠标滚轮向下滑动,每一页都是我的心血,每一个图表都是我熬夜制作的成果。
但现在,它们都出现在许浩然的电脑里。
"陈俊豪?你怎么还在这里?"
许浩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猛地转身,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慌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忘了拿钥匙。"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你在看什么?"
"哦,就是一些资料。"他走过来,自然地关闭了屏幕,"明天的会议,我也准备了一个方案。"
我盯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有我从未见过的东西——狡黠,还有一丝得意。
"是吗?"我的声音有些沙哑,"什么方案?"
"保密。"许浩然笑了笑,"明天你就知道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切。
我们是同期进入公司的,一直以来关系不错,经常一起讨论工作,分享想法。我以为那是同事间的正常交流,却没想到,我的每一个创意,都成了他的素材。
雨水敲打着窗户,发出单调的节拍声,就像我此刻的心跳。
我拿起钥匙,强迫自己保持镇定:"那我先走了,明天见。"
"明天见。"许浩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轻松。
走出办公楼,雨水瞬间打湿了我的衣服,但我感受不到寒冷,只有愤怒在胸中燃烧。
我在雨中站了很久,任由雨水冲刷着脸庞,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刚才看到的那些内容。
那不仅仅是一个方案,那是我对这个项目的全部理解,是我无数个深夜的思考结晶,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而现在,它即将以别人的名字出现在会议室里。
02
第二天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中的文件夹里装着我的方案,但我知道,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部门经理刘国强准时走进会议室,他的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今天我们要讨论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我知道大家都准备了很多想法。"
"那我们就开始吧。"刘国强环视一圈,"谁先来?"
我正要举手,许浩然却抢先站了起来:"刘经理,我准备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可以先分享一下。"
我的手僵在半空中,缓缓放下。
许浩然走到投影仪前,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电脑,熟悉的PPT页面出现在大屏幕上。
那是我的方案,一字不差。
"这个方案的核心理念是'情感共鸣营销'。"许浩然开始讲解,声音自信而流畅,仿佛这些内容真的出自他手。
我看着他指着屏幕上的图表,那些我熬夜制作的数据分析,那些我反复推敲的营销策略,现在都成了他展示才华的工具。
"这个数据模型很有创意。"坐在我旁边的同事何雨桐小声说道,"许浩然真的很有想法。"
我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特别是这个消费者心理分析部分。"许浩然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通过情感触点来建立品牌认知,这比传统的功能性营销更有效。"
刘国强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这个想法很不错,数据支撑也很充分。"
整个会议室里响起赞同的声音,我却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荒诞的戏剧。
台上的人在表演着我的作品,台下的观众在为我的创意鼓掌,而我这个真正的创作者,却只能坐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切发生。
"陈俊豪,你有什么想法?"刘国强突然点了我的名字。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许浩然也停下了讲解,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我缓缓站起身,看着屏幕上的内容,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文字和图表。
"我觉得..."我停顿了一下,感受到许浩然投来的目光,"这个方案确实很完整。"
许浩然脸上闪过一丝放松的表情。
"不过,"我继续说道,"我想知道,这个消费者心理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这是我设置的一个陷阱,那些数据是我根据多个调研报告综合分析得出的,没有单一的来源。
许浩然愣了一下,然后说:"这个...是根据市场调研得出的。"
"哪家调研公司?"我追问道。
"这个..."许浩然开始结巴,"是综合了多家的数据。"
我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但心中已经确认了我的猜测。
他不仅偷了我的方案,甚至连方案的具体细节都没有完全理解。
会议结束后,刘国强走到许浩然身边:"这个方案很有潜力,你准备一下,下周的客户会议上就用这个。"
许浩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好的,刘经理,我会认真准备的。"
我收拾着桌上的文件,心中五味杂陈。
我的努力,我的创意,我的心血,就这样成了别人的功劳。
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什么都做不了。
03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像往常一样工作,但心情却截然不同。
每当看到许浩然在那里修改PPT,我就知道他在完善我的方案。每当听到同事们讨论那个"创意十足"的营销策略,我就感到一阵刺痛。
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许浩然在我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甚至还会主动和我讨论工作。
"俊豪,你觉得这个客户会喜欢什么样的营销方式?"他在茶水间里问我,脸上带着真诚的表情。
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阵厌恶:"我觉得情感共鸣比较重要。"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他点点头,"看来我们的想法很一致。"
一致?我在心中冷笑,当然一致,因为那本来就是我的想法。
客户会议的那天,我被安排坐在会议室的后排,作为"技术支持"参与会议。
客户是一家知名的消费品公司,他们的市场总监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叫徐晓燕,以严格著称。
"我们今天要看的是什么方案?"徐晓燕开门见山地问道。
刘国强介绍道:"这是我们的策划师许浩然准备的营销方案,我相信会让您满意的。"
许浩然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我熟悉的PPT再次出现在屏幕上。
"徐总,这个方案的核心是情感共鸣营销。"许浩然开始讲解,声音比上次更加自信。
我坐在后排,看着他指着我制作的图表,讲述着我的创意,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这个数据分析很有意思。"徐晓燕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图表说道,"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模型的构建逻辑吗?"
许浩然愣了一下,那个模型是我花了三天时间构建的,涉及到复杂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这个模型主要是基于消费者的情感反应..."他开始解释,但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我看着他在台上结结巴巴,心中既愤怒又可悲。
愤怒的是,他偷了我的成果;可悲的是,他连自己偷的东西都理解不透彻。
"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够清楚。"徐晓燕皱起眉头,"这个模型的数据权重是怎么分配的?"
许浩然的额头开始冒汗,他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刘国强,然后说:"这个...具体的技术细节比较复杂。"
"我们是专业的市场团队,不会觉得复杂。"徐晓燕的声音变得严厉,"如果连自己的方案都解释不清楚,怎么让我们相信执行效果?"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许浩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刘国强咳嗽了一声:"徐总,要不我们先看看其他部分?"
"不用了。"徐晓燕站起身,"一个连核心逻辑都说不清楚的方案,我们不会考虑的。"
她收拾起桌上的资料,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我站了起来。
"徐总,请等一下。"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我,许浩然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慌。
"我可以解释一下这个模型的构建逻辑。"我走向前台,"作为技术支持,我参与了这个模型的设计。"
徐晓燕重新坐下:"好,你来说说。"
我走到投影仪前,开始详细解释那个数据模型的构建原理,从消费者心理分析到权重分配,从数据来源到预测算法,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
因为那本来就是我的作品,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它。
徐晓燕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眼中的赞赏越来越明显。
"这个模型确实很有创意,"她最后说道,"看来你们团队的技术实力很强。"
会议结束后,徐晓燕和刘国强握手:"这个方案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等客户离开后,刘国强拍了拍我的肩膀:"俊豪,今天多亏了你。"
许浩然站在一旁,脸色阴沉,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是啊,俊豪的技术支持很重要。"
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我救了他,也救了这个项目,但我救的,是我自己的作品。
04
一个月后,好消息传来了。
客户接受了我们的方案,这个项目成为了公司年度最重要的成功案例。
而许浩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成功的"主角"。
"恭喜你,浩然。"刘国强在部门会议上宣布,"公司决定推荐你参加今年的行业最佳策划奖评选。"
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许浩然站起身,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谢谢大家的支持,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他的目光扫过我,眼中有一丝得意,也有一丝挑衅。
我鼓着掌,脸上保持着微笑,心中却在滴血。
那个奖项,本来应该是我的。
会议结束后,许浩然走到我身边:"俊豪,真的很感谢你那天的技术支持。"
"不客气。"我的声音很平静,"我们是同事。"
"对,我们是同事。"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多交流。"
交流?我在心中冷笑,他的意思是,以后还要继续偷我的创意吗?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许浩然。
我发现,他确实很聪明,也很会察言观色,但在创意方面,他几乎没有什么原创能力。
他的工作方法很简单:收集别人的想法,然后重新包装,变成自己的作品。
而我,一直是他最主要的"灵感来源"。
我想起了过去两年里的很多细节:我和他讨论过的想法,后来都出现在了他的方案里;我随口提到的创意,不久后就成了他在会议上的发言内容。
我一直以为那是巧合,现在才明白,那是有预谋的盗窃。
更让我愤怒的是,他不仅偷了我的创意,还在公司里建立了"创意天才"的形象。
同事们都认为他很有想法,领导也对他刮目相看,他的职业发展一路顺风顺水。
而我,作为真正的创意来源,却只能在幕后默默工作,看着别人享受本应属于我的荣誉。
这种感觉,比被人当面羞辱还要痛苦。
三个月后,许浩然获得了行业最佳策划奖。
颁奖典礼上,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聚光灯下,接受着全场的掌声和赞美。
我坐在台下,看着他发表获奖感言,心中的怒火已经燃烧到了极点。
"这个奖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他在台上说道,"也属于我的团队,属于所有支持我的同事。"
他的目光在台下搜寻,最后停在了我身上,对我点了点头,仿佛在感谢我的"支持"。
那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既然他喜欢偷我的创意,那我就给他一个永远忘不了的"创意"。
既然他喜欢站在聚光灯下,那我就让他在聚光灯下出丑。
既然他要玩这个游戏,那我就陪他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