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

美羊羊2天前教育资讯3

一提起“985”,很多人眼睛立刻亮起来,脑子里直接跳出“别人家的孩子”这几个字。

可最近几年,情况有点不一样了。

你发现没?

明明考了660分的考生,转头就进了警校;650分的,干脆利落报了定向师范。旁边亲戚朋友炸开了锅,“孩子是不是糊涂了?换作是我,985多好!”

等等,先别忙着替人家可惜。

因为真相往往比饭桌上的议论更实在,也比想象中更合理。

说白了,学霸们心里有数,他们放弃的不是名校的光环,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们用高分换的,是未来能踏实过日子的底气。

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

一、名校光环,保质期没那么长

985的牌子确实亮眼。

穿校服去见家长,对方好感度噌噌往上涨;招聘会递简历,人事多少会多扫几眼。这种好处,确实存在。

但问题是,它能管多久?

通常也就大学四年,加上毕业头一两年。等真正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阵,才会明白,985只是个起点,远不是终点。

你看,学建筑的在工地上晒得头晕,学金融的毕业只能去小银行当柜员,学中文的转头做起了新媒体小编……到最后,所谓的“名校光环”就像朋友圈的滤镜,拍照时看着精致,真过日子的时候,谁还管你是不是修过图?

学霸们不傻,他们比谁都清楚:再显眼的校徽,也挡不住中年失业的焦虑。

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

二、专业和编制,才是真刚需

现在的高分考生,心里都有本账。

他们知道将来要面对什么:就业市场越来越挤,竞争对手越来越强,还有不少看不见的“关系墙”。

所以专业成了关键。

学个冷门专业,就算是985也帮不上忙;反过来,要是能选个“铁饭碗专业”,比如警校、师范、医学,哪怕学校名气没那么大,也能稳稳当当进体制,捧上那碗不容易碎的饭。

说实在的,高考高分就像张彩票。

以前大家买的是“自由发展”的梦想,现在越来越多人拿这张彩票直接换“编制安居房”。这不是短视,是清醒。

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

三、体制内,普通人的安全区

在中国,体制就像个大而稳的安全屋。

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往互联网大厂挤,觉得体制内像养老院。可经济一降温,裁员一轮接一轮,才发现:体制内的人,工资没降,福利没减,退休金甚至还涨了。

江苏就是个例子。

体制内退休的,每个月养老金可能比外面拼死拼活干的人多一倍。这时候就懂了,为什么江苏的孩子拼了命读书,为什么考公考编这么热。

因为他们早就看透了规则:外面的世界再花哨,风险也高;体制内虽然清苦,但安全感够足。

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是最后一次阶层跃迁的机会。

没背景、没资源、没家底的孩子,分数再高,选错了路,很可能就成了“高分低能”的笑柄。

所以他们宁愿早早锁定未来的下限,也不想在名校的光环里飘着。

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

说真的,我挺能理解这种选择。

很多人说高分去二本可惜,浪费了分数。但你想想,对有些孩子和家庭来说,高考是手里唯一能攥紧的筹码。

让你拿这筹码去赌一个未知的未来,还是直接换个稳定的编制?

换作是你,会怎么选?

感情上,谁都想往更广阔的地方闯。可现实里,谁不想先保证有饭吃?

尤其见过太多人毕业没几年就失业、转行、迷茫,就更能理解,那些“高分进警校”的决定背后,是看透之后的冷静。

因此,要是给填志愿的学弟学妹提建议,我只会说:别被“名校光环”晃了眼,先想清楚自己最看重什么。

想要自由,想挑战,想搏一把上限,那就去985,把未来押在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上;想要稳定,想踏实,想保证家庭不掉队,那就大胆选编制,别管别人说什么“屈才”。

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__高分考生放弃985,不是短视而是看透

说到底,人生本来就没标准答案,高分不意味着必须走“名校路线”。在社会这张牌桌上,能保证自己不轻易被淘汰,才是真聪明。

所以啊,现在越来越多高分考生不执着于985,反而更在意提前批、定向、编制。

不是他们不懂梦想,是他们比谁都清楚:

这世上,安全感才是最稀罕的东西。

相关文章

紫牛快评|名校光环再璀璨,也不应遮蔽个人发展的实际坐标

紫牛快评|名校光环再璀璨,也不应遮蔽个人发展的实际坐标

2025年高考放榜后,江西某高中三位高分考生放弃清华大学等TOP名校,转而选择心仪学校的热门学科。班主任难掩失望,在班级群写下“教育失败”的长文后解散群聊,痛陈“学校投入百万资源”“教师带病陪考无休”...

就业焦虑提前 4 年!1222 万毕业生逼出 “新选择”:比起名校光环,他们更要 “确定的未来”

就业焦虑提前 4 年!1222 万毕业生逼出 “新选择”:比起名校光环,他们更要 “确定的未来”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着实有点意外。 上海海关学院,一个“双非”院校,录取分数线648分,直接超过了香港中文大学的645分。更离谱的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某专业组657分,这个分数放在以前,妥妥的985名...

排名靠后的985、211高校:逐条对比优势与局限全解析

排名靠后的985、211高校:逐条对比优势与局限全解析

为了985、211“名头”而选择排名靠后的高校,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现实抉择。这样的选择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不少隐忧。以下分条分析其利与弊,帮助考生更理性判断: 利:名校光环的潜在优势...

在上海一个月就能拿7000月薪?一个普通求职者的就业市场观察手记

在上海一个月就能拿7000月薪?一个普通求职者的就业市场观察手记

上周与一位在证券公司担任HR的朋友聚餐,谈及正好面试两位新人,7000元月薪对应80分能力值,学历上海某一本,上海人,3年工作经验,11000元对应的是90分能力,上海顶尖985,应届生,GPA非常漂...

浙大女学霸的“天真”发言走红,网友:难怪名校毕业生更难找工作

浙大女学霸的“天真”发言走红,网友:难怪名校毕业生更难找工作

“难怪现在那么多学霸都找不到工作,想法太天真了!”这是笔者围观杭州"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后最直观的感受,如果说高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那么这些学霸的“天真”发言,毫无疑问会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拦路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