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妈妈,也是英雄》:读了这本书才懂,你不必只是母亲
“母亲的英雄之旅不在于她如何离开,而在于她如何留下。”
这句话出自于美国作家杰西·克莱因的作品《是妈妈,也是英雄》。
此书一经出版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华盛顿邮报》、《人物》等权威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华盛顿邮报》评价它:“感人、犀利又坦诚,这本书会让你笑出声来。”
在书中,杰西讲述了自己成为妈妈之后的故事。
她为产后身材发胖和脱发而焦虑,为无法跟孩子顺利沟通而烦恼,她时常有想要逃离家的冲动,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母亲。
在现实的裹挟中,她学着当一个“妈妈”,也开始在妈妈的身份中找到被掩埋的“我”。
她鼓励所有女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勇敢面对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别忘了努力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
01 每个平凡母亲的日常,都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主人公杰西,在孩子出生后的头3个月,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折磨。
凌晨3点被孩子的哭声惊醒,强忍着睡意爬起来哄孩子。
时常感觉膀胱要爆炸了,却被孩子缠得无法上厕所。
带孩子去公园,在包里塞满了数不清的婴儿用品,却忘记带自己的水和食物……
而这些,只是漫长痛苦的开端罢了。
儿子阿什3岁的时候,杰西开始对他进行如厕训练。
她用果汁将阿什灌饱,带他去星巴克,让他在那里的卫生间小便。
可阿什不愿坐马桶,杰西就坐在星巴克卫生间的地板上,跟他僵持了20多分钟。
从最初半蹲保持体面,到直接盘腿坐下,形象和卫生都已经顾不得了。
杰西快疯了,她命令儿子不坐马桶就不准出去,阿什瞬间泪崩,颤抖着哭喊:“妈妈,我怕!我怕!”
最后,阿什依然没有在星巴克的马桶里尿尿。
阿什五岁半的时候,除了面包和奶酪,几乎不吃其它东西。
当看到别的孩子吃着西兰花、海苔等种类丰富的健康食品,而阿什却只吃三明治和薯片,这让杰西很抓狂,甚至产生了动手掐他的冲动。
为了让阿什爱上吃饭,杰西在网上浏览了几十个幼儿食谱后,决定给阿什做芦笋烩饭。
烩饭做好了,阿什只低头看了一眼,就说不想吃。
杰西用勺子舀了一点,先轻声细语哄他吃饭,阿什不愿意张嘴,还把头扭向一边。
几次哄骗不成,杰西火蹭蹭往上冒。她生气地冲着阿什大喊,命令他吃饭,阿什也大叫着反抗。
杰西再也撑不住,愤怒地冲出了家门。
这心酸的一幕幕,是无数母亲共有的日常。
白天是永不停歇的“闯关”,操心着孩子的衣食住行,烦恼着孩子的学业成绩;
夜晚的“冒险”藏在被子里,孩子盖多了怕热,盖少了怕凉,生怕一下不小心就感冒发烧。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穿披风,有的英雄穿着围裙。”
母爱的伟大从不是创造了什么奇迹,而是在坚守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
02 妈妈不是超人,只是被迫成为战士
有一天,杰西开车去超市买东西。
车里,杰西听着嘉宾正在谈论“英雄之旅”的原型。
它描述一个男人去到很远的地方,参与作战,最后拯救了所有的人。而他的女性朋友全都守在家里,没有参与这段旅程。
嘉宾感叹道:“其实,英雄之旅不是男人的专属,也无须踏足遥远的国度。”
杰西突然发现,好像从儿子出生的那刻起,她就已经踏上了英雄之旅,现在就在这旅程中。
怀孕之后的杰西,胖了45斤,每天穿着方便哺乳且毫无美感的弹力棉裙和上衣,搭配一双脏兮兮的懒人鞋。
她带着孩子去公园,期待找到和她一样身材发福,同胖相怜的姐妹。
然而,她看到的不是穿着简单休闲的少女,就是打扮时髦精致的贵妇。
回想起以前的自己,衣柜里也是各种款式的衣服,各种小裙子和高跟鞋应有尽有。
闲暇时,不是和朋友们共进午餐,小酌几杯,就是去商场购物,从一楼美妆柜台试到顶楼的女装店,手里拎满了购物袋。
即使不出门,也能窝在公寓的沙发里,翻看着最新一期的时尚杂志。
而现在的自己,每天过得就像个擦鼻涕、喂奶、哄孩子的机器。
每当疲惫不堪时,她总忍不住想,这带娃之旅,何时才是个头呢?
可是,母亲的字典里从没有“退出”,也没有“放弃”。
即使前路布满荆棘,她们只会选择义无反顾。
妈妈的“英雄之旅”不是去远方,而是往自己内心深处走,找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这“刚”里藏着多少软肋,就有多少被迫扛起的担当。
妈妈不是超人,没有超能力,只是被迫成了战士。
她用最柔软的肩膀,扛起了孩子的全世界,把所有的脆弱都藏在转身之后。
3 成为妈妈前,请先成为自己
杰西发现做了母亲后,别人都会称她为“阿什的妈妈”。
阿什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叫她“阿什的妈妈”,幼儿园的老师,也称她为“阿什的妈妈”。
她好像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戴着一个全新的头衔在世界上存活。
有一次,杰西去参加儿童派对。
她注意到其他妈妈脖子和手腕上,都挂着刻着孩子姓名,或者出生日期的首饰。
杰西不禁自问:如果没有这个首饰,难道自己就是一个坏妈妈?难道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
尽管如此,杰西还是打算找一件能刻上阿什名字的饰品。
她花了一个又一个小时,只为寻到一件能衬出自己满满母爱的款式。
最后,杰西选了一块六边形金牌,并用黑色珐琅刻上阿什的姓名。
巧合的是,杰西在另一家商店里,又看到一条可爱的姓名定制手链。
看起来,这条手链很适合刻上阿什的名字。于是,杰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拿到手之后,杰西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手链也不一定要刻上阿什的名字啊?刻自己的名字不行吗?
杰西被自己自私的想法吓到,可她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太久没有为自己花心思了。
踟蹰半晌,她还是用花体刻上自己的名字“Jessi”。
虽然能刻字的地方很小,只有几厘米,可杰西知道那是属于自己的。
除了“阿什的妈妈”,她还是那个拥有自己名字的杰西。
现实生活中,无数母亲像杰西一样,眼里只有孩子,却没有自己。
想起台湾作家黄淑文说过的一句话:
“最圆满的亲子关系,是在成就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
人生广阔,先做追梦人,再做守护者,先成为自己,再成为妈妈。
这不是让你拒绝付出,而是懂得:
唯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写在最后
合上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妈妈扛起的责任背后,是用无数被牺牲的自我换来的。
每一位妈妈,其实都应该回头看看自己。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曾经热爱的事物,更不要在日常琐碎中迷失自我。
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学习、去运动、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你不必只是母亲,还是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自己。
点个,愿所有妈妈不用做超人,永远做自己。
作者简介:瑾玥,阅世如琢瑾,读卷以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