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的创新发展
一、案例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联体”建设成为提升教育综合水平的关键举措。学校积极参与“教联体”建设,通过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等协同策略,为师生营造全新的教育生态。
二、创新举措
1.体教互融
学校极为重视体育活动,开展各类体育社团,如足球、篮球、花样跳绳、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等。尤其是学校的女子足球社团,在市级、区级女子足球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将体育精神、健康教育等融入日常学科教学中,比如语文课上,通过描写体育明星的文章来引出勇敢、拼搏等价值观,数学课中利用体育比赛的比分、数据统计等进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
2. 家校互动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设置家长护学岗,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守护学生上学安全。同时,家长们凭借各自的专长和职业,走进校园担任讲解员,如医生家长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消防员家长则指导学生安全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家长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
3. 社教同频
与社区合作,借助社区活动中心开设课外实践课程,为“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提供助力。社区提供场地,家长志愿者参与指导,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社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典型经验
1. 多方合作机制的建立
通过家长、社区等多方合作,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合力。
2. 资源整合与共享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学校的教学资源、社区的文化和场地资源、家庭的人力和实践经验资源等汇聚起来,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3. 个性化教育的推进
在家校互动和社教同频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比如通过家长反馈和社区活动发现某些学生对科技制作有浓厚兴趣,学校便有相关老师进行指导。
四、突出成效
1. 学校发展
学校教育资源显著扩充,学校的社会声誉提高,在周边地区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
2. 教师成长
教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与家长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的合作,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学方法。
3. 学生收获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体教融合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的双重提升,家校互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家庭对教育的鼎力支持,而社教同步则拓宽了他们的社会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的协同创新,成功推进了“教联体”建设,为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联体”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