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成绩,从敢提问开始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20

小学一年级刚开学那会儿,我看着我家隔壁的小姑娘背着书包,眼神空洞,步伐沉重,一副“公司破产我还房贷”的样子。

我问她:“咋了?第一天上学就不开心?”

她叹了口气,说:“昨天我妈给我报了三个班:奥数、英语、国画,还说不上双一流大学,我就得去捡垃圾。”

我当场陷入沉思:小学一年级,脑袋里还装着小兔子和跳房子,怎么就要开始准备去清北了?

问别人成绩是不是很令人讨厌__想问成绩怎么说

不得不说,当今家长的教育焦虑已经卷到离谱地步。

有人说孩子上培训班是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我说更像是“死在起跑线上”。因为大家都忘了,孩子的脑子不是赛马场的马,而是森林里刚冒头的小树苗。

你用高压水枪给它催长,长出来的也不是参天大树,是榨干水分的咸菜干。

为啥现在那么多孩子,一上初中就学废了?根本原因不在于“学得太少”,而在于“想得太少”。思维没长出来,学习习惯都是伪装的。

把学习搞成了工地搬砖,搬得再多,也是临时工,不可能搬出创造力。

讲真,培养学习习惯,根本不是“写作业几个小时”、“刷题几套题”的事,而是得从思维方式和学习动机入手。

否则,你给孩子安排得再满,也不过是一个被“安排”的孩子。

像极了打卡上班的打工人,早八晚九,毫无灵魂。

_问别人成绩是不是很令人讨厌_想问成绩怎么说

一、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小时候老师常说“脑子要活”,结果家长一听,脑补出奥数、编程、国际象棋……搞得好像脑子只要上够多课,就能活过来。

这完全是搞错了对象:

因为脑子不是电饭锅,插上电就开始煮思维。

真正的自主思维,不是教会孩子会一道题,而是让他在面对不会的题时,敢动脑,敢提问,敢怀疑。

结果呢?

一上课就举手的孩子,被说“别打断老师思路”;考试不会的题,家长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看课外书被骂“浪费时间”……久而久之,脑子变得听话了,也变得迟钝了。

我邻居家儿子,四岁学珠心算,五岁上奥数班,六岁开始背《道德经》。有次他妈骄傲地说:“我儿子现在智商快超我了!”我心想,你儿子超你不难,主要是得知道啥时候该闭嘴。

果然,某天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表扬,说他“思维敏捷”,他回家却一脸郁闷,说:“老师说我脑子转得快,我妈骂我上课不老实。”

他已经分不清,到底该思维敏捷,还是应该规规矩矩。

思维成了高压锅下的蒸汽,憋太久,不爆炸都难。

有回我带我侄子去公园玩,他突然问我:“鲸鱼是鱼吗?”我正准备科普“鲸是哺乳动物”呢,他妈冲出来,一脸惊恐:“你问这干嘛?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我侄子一脸被辜负的眼神,看着天上的云说:“我还想问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我当时真的想说,孩子不是“搜索引擎”,问问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思维最好的体操。

结果他妈,非要用“别分心”一锤子,把那点好奇心敲死。

就像电脑刚开机,她就开始疯狂关后台。

问别人成绩是不是很令人讨厌_想问成绩怎么说_

二、学习效率≠学习时间

很多家长爱问:“你今天学了几个小时?”

好像只要“小时数”够,成绩自然就上来了。这逻辑就像是说,“你每天跑了十公里,怎么还没长高?”

每天写三小时作业、刷一百道题的孩子,未必学得比一天看一小时高质量视频的人多。真正的学习,是脑子在“链接”,不是手在“复制”。

我同事孩子上六年级,晚上写作业写到十二点,她还发朋友圈:“孩子太辛苦了,为了好成绩太拼了。”结果第二天考试数学倒数第六。我问她:“你儿子都写些什么?”她说:“他每道题都写两遍,怕错。”

怕错就写两遍?我问她:“那你做饭怕煮不熟,是不是煮三遍?”

她愣了三秒,说:“那不一样。”可教育就是这么“那一样”。重复不等于有效,低效再多也不叫努力,那叫浪费生命。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哥们是“学霸人设”,每天放学不吃饭直奔自习室,看起来很拼。

有次他问我:“你怎么作业写那么快?”我说我提前在课上把知识点啃了。他皱眉:“那你上课不听讲?”我说:“我听,但不靠老师灌输,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结果他一脸鄙视地说:“你太轻视努力了。”

我笑了:

你是在用电锯啃玉米,我是用牙啃西瓜,不是我轻视努力,是你选错了战斗方式。

问别人成绩是不是很令人讨厌__想问成绩怎么说

三、自驱力不是“激励”出来的

天天奖励、打鸡血、贴小红花,其实都叫“外驱动”。

真想让孩子有动力,得让他“看到自己学这玩意儿到底图啥”。教育的意义,不是“被夸好孩子”,而是“我知道我为啥要做这件事”。

我表妹小时候最怕写作文,每次都是哭着写,写得像判刑报告。有次她写完一篇《我最敬佩的人》,内容是“我爸,他不让我玩手机,我觉得他很伟大。”

我问她:你真这么想的?她说:“不是,是我妈让我这么写的。”我说:“那你敬佩谁?”她说:“我敬佩会画画的人,我想学画画。”

后来她妈一怒之下把画板收了,说:“先考上重点高中再谈爱好。”

问题是,她的自驱力也跟着被一块封印了。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在家把家里的饮水机拆了。他爸一顿臭骂,说:“你是不是傻?喝水的都没了!”小孩说:“我想看看热水是怎么出来的。”我听完差点笑喷,但那一刻我特别感动。

因为他不是调皮,是好奇,是对知识“想要知道”的渴望。

如果这股劲被保护好了,说不定未来就成了工程师。可他爸最后说:“你学习都不行,研究个水烧开有啥用?”

我想说,你以为你骂的是饮水机,其实你拆的是孩子未来的热情。

想问成绩怎么说__问别人成绩是不是很令人讨厌

所以,别把思维训练,变成“顺从训练”。

培养学习习惯不是在组装流水线,不是把孩子按顺序塞进题海、套路、早教计划,而是在帮他们找到一条能“走远”的路。什么叫走远?不是把所有知识搬到脑子里,而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判断、提问、连接和解决。

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别急着让他们成为解题机器。

他们还在长身体、长脑子,太早扭成学习怪胎,后面很难改回人类形态。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你提前教了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教他“以后怎么学”。

让孩子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搞懂一个问题,想出一条思路,问出一个好问题,胜过做一百道错题。

因为学习,从来不是比谁走得快,而是比谁走得稳,走得久。别让孩子的思维,还没发芽就被你拿成绩压扁。

给他们一些空间,时间,还有被允许“慢一点”、“错一点”、“想多一点”的自由,才是真正培养习惯的开始。

相关文章

成长氧吧|开学升三年级了,提前衔接帮助孩子过好“五关”

成长氧吧|开学升三年级了,提前衔接帮助孩子过好“五关”

家长求助:小学一二年级不用纸笔考试,二升三这个重要的拐点不容小觑,孩子到了三年级,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怎么解决衔接不畅这一问题呢? 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何明涛为...

孩子作业总拖延?今晚19:45金博智慧家长课堂为你破解难题

孩子作业总拖延?今晚19:45金博智慧家长课堂为你破解难题

小学生作业拖延的现状 (一)学科差异 1、主科与副科对比:小学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作业拖延现象较为突出。以语文为例,部分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缺乏兴趣,面对作文任务时,常因不知如何下笔而一拖再拖。在...

暑假过半,孩子做这7件事正是时候

暑假过半,孩子做这7件事正是时候

暑假过半 孩子的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 进入8月 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新鲜 此时的孩子们,可能会有些倦怠 暑期的后半段 如何引导孩子高效、积极地调整状态? 家长不妨带孩子做这7件事! 01 科...

研究了100个“高考700分以上”的学霸后,我发现决定一个孩子命运的从来不是大道理,而是这6个小习惯……

研究了100个“高考700分以上”的学霸后,我发现决定一个孩子命运的从来不是大道理,而是这6个小习惯……

今年高考放榜之后,不少高分学霸都陆续上了热搜; 来自河南开封的女孩代易瓒考了724分,数学150分满分,与父亲相拥而泣; 来自湖北武昌的周世康取得了700分,分数还一度被屏蔽,高兴得直拍大腿! 来自包...

8月仍在一轮备考,还有机会过法考吗?

8月仍在一轮备考,还有机会过法考吗?

法考客观题倒计时38天,小伙伴们都复习到哪里了呢? 在合合菌前几天发起的8月备考进度调查显示,仍处于一轮备考的宝子占比竟然达到了30%,这些小伙伴们可一定要抓紧时间了!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复习...

家长会结束,家长回家偷偷检查文具盒:孩子是不是学霸,一块橡皮能看出?

家长会结束,家长回家偷偷检查文具盒:孩子是不是学霸,一块橡皮能看出?

孩子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事,不仅事关学习习惯,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成绩。 有家长发现,孩子的橡皮惨不忍睹,被铅笔戳出密密麻麻的小点点;有的挖成了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更夸张的,一整块橡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