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AI会让年轻人失去思考能力吗?

美羊羊2个月前教育资讯8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2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的最大威胁:丧失思考能力的年轻一代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最近警告员工,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他们的岗位。这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但其实毫无惊人之处。从印刷术问世以来,科技进步总是在消灭某些职业的同时催生更多新岗位。真正的危险在于,过度依赖人工智能(AI)可能会造就一代不会思考的年轻人。

正如贾西所言,AI发展意味着员工将减少“机械性工作”,增加“战略性思考”。未来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AI工具,更重要的是能提出运用AI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他们既要开发AI模型,又要探究其局限性。这些能力要求的认知水平,远高于当前许多白领从事的重复劳动。

但就在AI日益精进之时,年轻大学毕业生可能正放弃思考。人类大脑发育会持续到25岁左右,就像肌肉需要锻炼才能强壮,思维也需要不断激发和挑战。但科技尤其是AI的“认知外包”现象,正在阻碍这个发展过程。多项研究表明:手写能激活大脑学习中枢,帮助儿童认字识词;手写笔记通过强迫信息整合与优先级判断促进记忆发展。而键盘打字时,信息往往左耳进右耳出。去年一项研究对比大学生手写和打字时的脑电活动,发现手写能激发更广泛脑区的高强度神经激活。

这不禁让人思考,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电脑是否合理。如今很多大学生和高中生都用电脑做笔记,而能自动总结课堂会议的AI工具可能很快会让记笔记彻底消失,最终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少。

美媒:AI会让年轻人失去思考能力吗?

当AI能随时提供答案,还有什么必要记忆信息?关键在于大脑无法在空白处建立知识联结,无中无法生有。除非主动思考,否则创造力不会凭空产生。科学家发现,当大脑连接看似无关的概念时,高频脑电活动会突然爆发,产生顿悟时刻。

正如一位教授对《泰晤士高等教育》所说:“机器文本有种难以言说的平淡气质——没有明显缺陷,但也毫无亮点。”另有教授称,AI论文充满“看似合理实则空洞的陈述”。更可悲的是,学生可能因头脑空空而无法识别这些智力垃圾。(作者阿莉西娅·芬利,林悦译)

相关文章

中国对全球科研人才释放“磁吸力”(国际论道)

中国对全球科研人才释放“磁吸力”(国际论道)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设施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为科...

美媒: 中国超前战略规划正在抢占未来! 美国却陷入恐惧与焦虑

美媒: 中国超前战略规划正在抢占未来! 美国却陷入恐惧与焦虑

《纽约时报》近段时间以来不断唱衰美国,前阵子发文称美国正在遭到中国制造第二次冲击,美国恐将一败涂地,7月23日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定论美国在中国的布局下已经陷入五恐慌与焦虑,美国已经陷入了自我否定与怀疑...

智能眼镜:从失败到重生,能否引领科技新潮流?

智能眼镜:从失败到重生,能否引领科技新潮流?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1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硅谷科技巨头们似乎找到了下一个科技风口——智能眼镜。这一概念并非首次提出,十多年前谷歌就曾尝试过,但未能成功。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眼...

普通高校本科增设29种新专业

普通高校本科增设29种新专业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教育部获悉,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

“2025高考作文陪跑营”推荐范文: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讲座通知)

“2025高考作文陪跑营”推荐范文: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讲座通知)

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敢于犯言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杜牧勇于借古讽今。第八单元...

昨晚,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机器人打架!

昨晚,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机器人打架!

2011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铁甲钢拳》在中国上映。电影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巨型机器人替代了人类,成为了拳击场上的主角。这些由人类操控的钢铁拳击手,不仅代表着电影里那个时代的潮流与新宠,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