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一本35分,妈妈只让我上大专”,家长所谓的人脉一文不值
家长总觉得自己有人脉,孩子的未来就稳了。可问题是,有些家长的人脉其实是很不靠谱的。
他们来自小城市,见识有限,认知水平不高,却偏要去干涉孩子的未来。比如孩子想去什么大学和专业,他们就胡乱指点。
殊不知他们的孩子仅凭自身学习能力,就已经能比父母发展得更好了,父母的无端插手只会让孩子的未来充满绊脚石,而非登云梯。
“我超一本35分,妈妈却只让我上大专”,家长所谓的人脉一文不值
笔者之前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研究生女孩,她的父母无权无势,却非要请导师吃饭,觉得在小城市打点关系就该这么做。
没想到这件事差点把研究生女儿惹崩溃,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父母太没分寸。当时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的争议和今天要讲的情况真是如出一辙。
今年高考可以查分之后,有一个甘肃的女高中生,她的分数超出一本线35分,应该说算是比较优秀了。
在甘肃当地,比较好的大学可能就是兰州大学,她要是想考到外省,确实得有比较高的分数。
可能就在她兴高采乐地计划着,以后去哪个美丽的城市开启自己人生新征程的时候,她的妈妈却泼来一盆冷水,说找了关系给她推荐报考了一大堆院校。
可问题是,这些院校要是对女儿好,或者跟女儿的能力相匹配的话,女儿应该也不会说啥。
然而妈妈找的这个所谓人脉推荐过来的学校,竟然都是大专以及很多个学院,上网一查,这些学院每年的录取分数只要400分,这难道不是在侮辱人吗?
这就是典型的小见识家庭的悲哀。父母因自己那可怜的人脉而沾沾自喜,却没料到这种做法在社会上早就行不通了。
他们自以为是的想法其实正在害着自己的孩子。说真的,如今普通人家的学生想要谋求出路,真的就只能靠学习,别想着靠爸妈打通关系。
要是爸妈真的那么神通广大,看看他们自己混得怎么样便一清二楚了。笔者并非否定有些家长确实有能力,但得看这能力到了何种程度,以及这些家长自身过得怎样。
想知道父母的人脉有没有用,就问问父母的工资和社会地位
比如有的父母在国企上班,能轻松安排孩子入职,那这种人脉自然值得骄傲,是真正有能力的体现。可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在体制外打工。
遇见体制内一个小小办事员都要毕恭毕敬,这就表明他们本身的社会资源并不雄厚,这种家庭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努力读书了。
当孩子考了高分,其认知实际上就已经超越家长的认知了,没读过大学的家长就别再去干涉未来必然会成为大学生的孩子的选择了。
针对这些家庭的孩子,该如何防止自己的未来被家长篡改呢?网友们给出的建议很值得重视,那就是高考的账号密码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千万要小心,因为这种固执的家长,不仅在认知上很可悲,还有可能真的会半夜偷偷起来给孩子改志愿。
在此也想奉劝一些有这种想法的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早晚有一天是要独自闯自己的路的。
如果大学专业他都不喜欢,未来的人生是被父母强迫的,那么不管这个专业是好还是不好,他都不会对父母有多感激。
普通家长真的就没有办法帮孩子吗?有,那就是最笨的方法,看孩子的1分一段志愿表处于哪一个名次。
按照往年这个名次,所录取的高校和专业给孩子认认真真填报就行了,多沟通,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动不动就吵架,在大学之前把好这最后一关,体面的把孩子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