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提议河南等地建立“激活型大学”,到底怎么建?

美羊羊4周前精彩生活12

近日,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提出在河南等地建立“激活型大学”的构想,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对人口多、教育资源待提升的河南而言,或许是一次弯道超车的契机。

王晓东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根本不同于过去。我们已经有能力,也有必要,推动教育从“筛选”走向“激活”。

在他看来,如今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以激活潜力为目标,以技术为工具,以多元路径为支撑,以终身学习为保障。比如国家可以选择在人口多、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如河南中部——建立新型“激活型大学”作为教育制度改革试验区。这类大学不再以统一分数为唯一门槛,而是采用灵活、综合的多元遴选机制。

其实,王晓东所提到的产教融合培养人才,部分传统高校和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在探索和实施。

加快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6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含本科学校1365所、高职(专科)学校1554所;成人高等学校248所。增加的本科院校中,有3所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数量为近年来最多,分别是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这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创新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具有高起点、投入大、高水平、国际化等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加强和产业界的合作。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撰文指出,当下,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第四代大学正陆续出现,这些大学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边界,以颠覆性理念重构知识生产模式,以科技赋能重塑教育生态,以全球协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在徐飞看来,大学的每一次迭代都呼应着人类文明的跃迁,第四代大学同样如此。他认为,传统工科教育存在三重脱节。一是知识体系脱节。二是培养模式脱节。三是创新效能脱节。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破局关键,在于构建“产业需求驱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闭环。

成为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企业导师的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同样也谈到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存在衔接不上的问题。

曾在高校教书,后来又离职创业的江必旺认为,在高校做科研注重的是要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技术,企业做产品则是要解决系统性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需要依靠团队的合作。因此企业的研发思维模式与高校有很大不同。“因此,如果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引入一些市场化、产业化、产品化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培养的学生将来就更容易适应产业界的需求。”江必旺此前表示。

校企特色班也成为传统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尝试。

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华为实验班),就是该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共建的,以构建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建立 “双师引导+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以及“实习基地+定向培养”的实训机制,设置“双创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与华为公司共建实习基地。

创办于2019年的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腾班),由深圳大学与腾讯公司共建,2020年作为首个特色班独立招生。腾班以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为主要依托,采用科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型人才与技术应用型人才互补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发现、分析、设计、实现和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

哈佛大学工学院原执行院长Fawwaz Habbal教授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基本职责是为学生提供指引和想法,课堂是一个起点,但学生们最终做的远不止于此。一般来说,他们会将研究与教育相结合, 因此许多研究工作最终也成为了教育的一部分,而这是确保教育质量走在前沿的一种方式。

解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高校是城市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城市吸引创新人才、夯实创新地基、提升创新能力、完备创新链条的重要功能。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此前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署名文章中,关于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方面,指出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支持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在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建设,助力区域发展与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在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带动区域高等教育优质高效发展,开辟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赛道。

反观河南,虽然在高校数量上有领先优势,但存在“大而不强”的情况。

去年6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868所,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级行政区中,河南省首次以174所的高校数量赶超霸榜多年的江苏,跃居高校数量第一省。

不过作为全年常住人口近1亿的人口大省,河南素有 “高考地狱级难度副本”之称,存在考生人数多、过线人数多,但招生名额少, “好大学”少的情况。

截至2024年6月,河南的本科高校数量为60所,占全省高校的34.48%,这一比例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新疆和内蒙古。河南的“双一流”高校数量仅2所,即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但河南的专科高校数量却是全国最多的,共有114所。

_不同意河南建大学_河南大学建校

近年来,河南除了加强上述两所“双一流”高校建设之外,还大力培育“第二梯队”,遴选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同时建设“新大学”,引进“好大学”。

王晓东也认为,“激活型大学”不仅将大量未被传统高考体系吸纳的青年重新激活,也将为地方产业输送真正“可上手、能迭代、懂协同”的新型人才。既是教育公平的突破口,也是科技战略的“人才蓄水池”,未来更有望成为“技能跃升”和“区域振兴”的关键引擎。

相关文章

山东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专业资质如何赋能心理专家

山东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专业资质如何赋能心理专家

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极高,心理专家需具备多方面资质,才能为青少年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与干预。 专业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是基础。心理专家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等相关专业本科...

录取通知书可制“小鸡炖蘑菇”,背后是教育的创新与用心|时评

录取通知书可制“小鸡炖蘑菇”,背后是教育的创新与用心|时评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放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在网上“晒”出“新花样”。有学生发帖称吉林农业大学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标注“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

湖南某幼儿园监控下最触目惊心的一幕:病态群体,早该曝光了

湖南某幼儿园监控下最触目惊心的一幕:病态群体,早该曝光了

01 前几天,有这样一段视频在全网疯传。 湖南株洲一家幼儿园里,午睡时间,一位老师粗暴地将被子、枕头甩在一名男童身上。 然后整个身体压着那名男童,安顿好旁边的小孩睡觉后,拿枕头打了男童的脸。 最...

用学过的专业服务熟悉的家乡:张会敏选择“向内守”考公上岸

用学过的专业服务熟悉的家乡:张会敏选择“向内守”考公上岸

毕业季的十字路口,总有无数青春身影在“向外闯”与“向内守”之间徘徊。对于2025届山西工商学院毕业生张会敏来说,她的答案清晰而坚定—— 回到家乡忻州市繁峙县,在基层岗位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不...

教育改革:硕士化的教师队伍,能否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教育改革:硕士化的教师队伍,能否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写在前面: 目前,教师全面硕士化尚未成为现实,但从国家的政策趋势和各地的实践来看,教师队伍的硕士化趋势已逐步显现。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正在通过增加高学历教师来提升教育质量。然而,要完全实现教师全面硕士...

职教高考 | 【一文读懂】202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

职教高考 | 【一文读懂】202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 01起草背景 2013年4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