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作文陪跑营”推荐范文:完成:成长之基,完美之始
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材料提出了一个关于成长的重要命题:“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个观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成长智慧。
首先,从行动力角度看,“完成”强调的是行动本身的价值。很多人在追求完美时容易陷入“准备陷阱”——总觉得自己准备不足,迟迟不敢开始。比如学生写作文时反复构思却不动笔,结果时间耗尽;创业者等待“完美方案”而错过市场机遇。完成意味着迈出第一步,这是成长最基础的台阶。
其次,从认知发展规律看,完成是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就像幼儿学步,没有哪次是完美的,但每次跌倒都是进步的阶梯。爱迪生发明电灯前失败了上千次,他说:“我没有失败,只是找到了一千种不行的方法。”这种在完成中迭代的过程,恰恰符合人类学习的螺旋上升规律。
再者,从心理建设维度看,完成能建立正向反馈。心理学中的“小胜法则”表明,连续的小成功会增强自信。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打游戏通关,能持续获得成就感,这种动力会推动人挑战更难的任务。反之,执着完美可能因过高标准而产生挫败感。
当然,这并非否定追求卓越的价值,而是强调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就像建房子要先搭框架再精装修,成长也需要先完成再完善。特别是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快速试错、持续迭代的能力往往比一步到位的完美更重要。
写作时,开头可从生活现象或名人故事切入,接着明确立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中间分三层递进:先分析“完成”的价值,如积累经验、建立信心,以莫奈早期作品为例;再对比“完美主义”的弊端,如拖延焦虑,引用心理学家研究佐证;最后升华到人生层面,谈“完成”与成长节奏的关系,举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务实精神。结尾用比喻收束,将人生比作未完成的雕塑,每刀刻痕都是进步。呼应开头案例,强调在迭代中接近完美,而非等待完美。以“行远自迩”作结,留给读者启示。
【立意】
1.与其苛求完美,不如勇敢出发。
2.允许自己暂时不完美,是成长的开始。
3.先跨出第一步,完美自会在行进中生长。
【范文】
完成:成长之基,完美之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之言,点明了成就大事所需的条件。在成长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面临“完成”与“完美”的抉择。于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它是成长的基石,为追求完美铺就道路。
完成是成长的起点,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没有完成,一切完美的设想都只是镜花水月。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互联网创业浪潮中,许多创业者怀揣着打造完美产品的梦想。但那些一味追求完美,在产品细节上过度打磨,迟迟不推向市场的人,往往错失良机。而像字节跳动的团队,在开发产品时,秉持快速完成初版、推向市场、获取反馈、持续迭代的理念,使得抖音等产品迅速风靡全球。
正是因为他们明白完成的重要性,先让产品落地,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走向完美。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们若总是纠结于作业、考试答案是否完美,而不敢下笔,那知识永远无法得到巩固,能力也难以提升。只有勇敢地完成任务,哪怕答案并不尽善尽美,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实现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成长。
完成能够积累经验,为追求完美提供支撑。每一次完成任务,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尝试了超过一千六百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最终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实现了电灯的实用化。他的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完成,从这些完成的实验中,他积累了大量关于材料性能、电路原理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他迈向完美发明的阶梯。
在体育训练中,运动员们通过一次次完成训练任务,从最初动作的生疏、不标准,到逐渐熟练、精准,每一次完成都让他们对技术动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不断调整、优化,向完美的竞技状态靠拢。如果没有这些看似不完美的完成过程,运动员们就无法获得提升所需的经验,完美的竞技表现也就无从谈起。
过度追求完美可能会成为成长的阻碍。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害怕失败和批评,这种心态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艺术创作领域,一些创作者追求作品的完美无瑕,对每一个细节都吹毛求疵,结果陷入创作瓶颈,无法产出作品。他们忽略了艺术创作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完成一部能够传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作品,才是迈向优秀创作的第一步。过于执着于完美,可能会让我们错过成长的机会,在原地徘徊不前。
当然,强调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并非否定对完美的追求。完成是完美的基础,完美是完成的升华。我们应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逐步趋近完美。在建筑领域,设计师们先完成建筑方案的初稿,通过与各方沟通、实地考察等方式,不断完善方案,再交由施工团队实施。施工过程中,从基础建设到主体结构,每一个环节都是先完成基本工作,再进行精细打磨,最终呈现出完美的建筑作品。这种从完成到完美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逻辑。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完成是我们前行的脚步,每一步的完成都让我们离完美更近一点。让我们勇敢地迈出完成的步伐,在完成中积累,在完成中成长,向着完美的彼岸不断进发。因为,只有完成了当下的任务,我们才有机会塑造未来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