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首届PBL进阶训练营圆满收官
8月7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成功举办首届PBL进阶训练营。本次训练营聚焦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旨在提升教学团队专业能力,夯实后备师资培养基础。西安交通大学罗肖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学院党委书记秦彦国,副院长王旻,PBL教学团队、整合式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教师参与培训,教学部主任包洪岩主持。
罗肖以“案例生长记:医学 PBL 案例的修订之道”和“AI 辅助医学PBL案例撰写”为题展开深度分享。她系统阐释了PBL案例的模块化构成与评分标准,强调案例需兼顾科学性、逻辑性与人文性。她还介绍了智能工具在案例开发中的应用边界与实践方法。同时也特别提醒需警惕AI生成内容的“幻觉现象”。
交流研讨中秦彦国就PBL教学模式在本院的落地实践、案例体系的本土化构建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多位教师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围绕 PBL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向罗肖请教。
王旻副院长强调,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快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PBL案例体系,鼓励临床教师结合诊疗经验转化优质教学案例。
包洪岩在交流中表示,要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体系,让PBL教学模式助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提升育人质量。
在示教环节,罗肖带领吉大二院学生现场展示了PBL教学的授课流程,10位2021级学生参与此环节。第一阶段示教中,学生围绕病案情景展开逻辑分析,通过关键词提炼、假设验证等步骤,呈现从临床现象到病因推测的思维路径。第二阶段示教则聚焦资料整合与成果输出,学生结合文献检索与临床指南,对诊断依据、治疗方案进行系统论证,展现了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训练营以理论讲授为基石、交流研讨为纽带、实践示教为落脚点,构建起“理念引领-方法赋能-实践检验”的闭环培训链条,不仅让参训教师系统掌握了PBL案例撰写的核心逻辑与实操技巧,更在思维碰撞中凝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共识。从案例修订的科学性打磨到AI工具的创新性应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参训教师表示,此次培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思维,为 PBL 教学的深化推进提供了清晰路径,将把所学应用于案例撰写与课堂实践中,推动PBL教学模式在学院的深度落地,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