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信群生存指南:如何做个安安静静不招老师烦的好家长?
真心爸妈在网上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今天被踢出微信家长群,过程令我很气愤,心中愤怒,该怎么办?
这问题有4000多回答、3000多收藏,简直大热。
事情是这样的: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坐墙角里,最常坐的那个位置就是最后一排墙角里。儿子身材在班级最矮。也找老师沟通过,过后还是坐墙角里。知情人士告诉我说坐中间的人家家长都送礼了。(老师会带班一直到小学毕业)就孩子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座位)问题,我写了一篇文章转发家长微信群,文章没提名没点姓。结果立马受到班主任的言语攻击,数学老师也发两张试卷,并电脑打印醒目名字(我儿名),随后我被踢出了群。如此师德,令人咋舌!”
我们的回答的大致观点是:无论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位妈妈不考虑孩子的学校生活品质、不考虑老师对孩子的看法,不管不顾地发文章到家长微信群怼老师,既不理性,也不妥当。
专门再写一篇文章,其实是想与讨论这件事特别相关的另一个问题:
爸爸妈妈在孩子的班级微信家长群里,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不招老师和群友烦的家长,不出现这种和老师互怼,甚至被踢出家长群的糟糕状况?
微信家长群那些尴尬冲突
现在微信使用普及,幼儿园、小学、中学每个孩子的班级,老师都会建一个家长群,用来发布学校通知、班级通知、交作业情况、日常测验情况等等。用得多了,不免出现各种尴尬冲突:
有的是家长在群里问老师某件事,老师没有及时回,然后家长就怒了,在群里发消息骂老师;
有的是家长非要老师拍幼儿园孩子上课的视频发在群里,老师在家长群发火了;
有的是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学生,或者晒出学生不太好的考试成绩,要求家长监督,然后孩子被点到名的家长就火了,觉得老师公开发这样的消息是针对自家孩子和家长,是一种羞辱;
甚至还有家长在微信群里互相吵起来……
这些尴尬冲突,当然是老师和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
有这么多冲突,家长群还应该继续用吗?
于是就有家长很困惑:既然这么多冲突,班级家长群还应该继续用吗?我还要继续呆在群里吗?
真心爸妈的观点是:微信是一种很高效率的工具,甚至可以说,在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上,目前是效率最高、互动最及时的工具。既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和家长联络的工作量,又方便家长及时获取与自家孩子相关的信息。如此高效的工具,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点小矛盾,就怀疑到底该不该用。
但如何用好,如何避免冲突,确实是每个使用者,尤其是学生家长,应该特别留意的问题。否则,一个好好的沟通渠道,就很可能变成各种矛盾冲突的源头,让老师和家长都不痛快,甚至影响到孩子。
如何避免冲突?做个不招人烦的家长?
1、习惯微信群特性
家长群这种沟通方式,比原来老师和家长一对一短信沟通、电话沟通公开得多。有时老师为了效率的考虑,确实会把一些稍稍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比如成绩,比如谁没交作业,发在群里。
作为爸爸妈妈,需要接受和习惯微信群的这种特征,相信老师这样做,用意并不是针对某个学生和某位家长,故意让你和孩子难堪。而且,真的比较严重、需要特别提出批评的事,老师不会公开发到微信群,而是会和家长一对一地当面沟通、电话沟通或者微信沟通。
有这样一个心态上的准备,待在家长群里,就会舒服很多,不会经常因为自家孩子被“点名”了,就很不痛快。
2、弄清群规
待在任何一个微信群,都需要先弄清群规:这个群是做什么的,群友是什么人,在群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家长进入孩子的家长群,也首先要弄明白这个群的群规。
当然,家长群规模一般都不大,老师也不是很专业的社群运营者,一般不会特别写出成文的群规,但在建群时,一般都会声明,家长群主要是用于老师发通知的——意思就是说,这其实不是讨论群,也不是家长交流群。
所以作为家长,也要明白这一点,这个群对你来说,作用是及时获取老师发布的各种通知、了解老师认为需要家长知道、但还不必和家长一对一沟通的学生动态,而不是让你来和老师一对一交流(除非老师特别@你),或者和其他家长讨论的。
每位家长都弄清家长群的这个基本规则,后面的活动,就会有规范得多。
3、老师没有@你时,尽量不要主动发起和老师交流
老师一个人对几十个家长,每个家长都在群里和老师说一句话,老师可能就得花好几十分钟才能一一回复。
所以,真心爸妈认为,如果老师没有专门@某位家长,家长尽量不要主动在群里发起和老师的交流。这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其他群友的尊重。
4、自家孩子的具体问题,和老师一对一沟通
如果确实有关于自家孩子的具体问题,需要询问老师,或者和老师讨论,在群里和老师对话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是这种对话会打扰其他群友;
二是这些话题一般都会涉及孩子比较私人的话题,不利于保护孩子的隐私;
三是这样公开的场合,老师有一些话,可能不方便说,如果说了,也可能会造成家长的难堪。
更好的办法是,和老师一对一微信沟通,或者有必要的时候电话沟通,再严重的情况,老师可能会约你见面,或者你也可以约老师见面。
5、别随意转消息入群
我们得谦虚地承认:这个群主要是给老师发消息用的,不是给家长发消息用的。
6、别随意发起讨论
基于和前一条相同的原因,家长也需要约束自己,不要在家长群里发起讨论某个话题,即便这个话题是和孩子或者家长密切相关的。
如果确实想和别的家长讨论,可以找熟悉的家长再组单独的讨论小群。
7、别刷屏点赞
有的爸爸妈妈,喜欢在群里给老师点赞,而且一点赞,就几十个一模一样的表情和语句。
其实这没有必要,要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和老师见面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沟通时,既尊重又谦逊就足够了。在群里刷屏,很容易把群里那些真正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给淹没掉。
8、别在群里公开给老师提意见或者建议
对老师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更好的方式,是私下跟老师交流,在群里公开提出,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都会给老师压力,让老师为难。
而且,如果你的意见特别尖锐,还可能引发和老师的言语冲突。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别认为他的职业是老师,就该承受你的自恋和为所欲为。
9、别在群里对老师提要求
老师,您能不能发一下今天的作业?老师,某某某学习不太上心,请您多督促他……
这样“要求”性质的内容,最好不要在群里提给老师,如果确实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还是那句话,单独和老师交流,是更妥当的方式。
10、一定不要在群里用任何方式怼老师
最重要的一条,放在最后,说三遍。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做得不妥之处,就是在群里怼老师。你怼的是老师,影响的是自家孩子,家长这种不够理性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进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品质。
你可能会想:他是老师,他不能这么做,有什么事跟我说,不能针对我的孩子。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成你自己,你做得到被别人一点的都不礼貌地怼了一顿,还对他的孩子宠爱有加吗?
所以,做个理性的家长,一定一定不要用任何方式在群里怼老师,包括:呛老师的话茬、发动其他家长一起给老师提意见、用转相关文章进群、像那位妈妈一样发自己的“没提名没点姓”的文章等“指桑骂槐”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相信能做到这些,即便不会成为很受老师和其他欢迎的群友,也不会成为被老师怒踢出家长群的那一个了。
其实,话说回来,爸爸妈妈在家长群的生存底线,是不成为不受欢迎的群友,但生存目标,不是成为大受欢迎甚至引人注目的群友。做个安安静静、老师有要求默默迅速配合的家长,就是很好的状态了。
真心爸妈精选0-16岁全学科书单和20多个主题书单
真心爸妈(徐智明 / 高志宏)
孩子向前,父母退后
著有《育儿基本1、2》、《阅读手册(上、下)》。以“让孩子自主、与孩子合作、让孩子满足”三理念打造家庭教育底层逻辑;以“全学科自主阅读”成就孩子学习力。北大本科,中传硕博,两孩父母,现居北京。
爸爸妈妈在家长群的生存底线,是不成为不受欢迎的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