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信群生存指南:如何做个安安静静不招老师烦的好家长?

美羊羊5天前精彩生活6

真心爸妈在网上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今天被踢出微信家长群,过程令我很气愤,心中愤怒,该怎么办?

这问题有4000多回答、3000多收藏,简直大热。

事情是这样的: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坐墙角里,最常坐的那个位置就是最后一排墙角里。儿子身材在班级最矮。也找老师沟通过,过后还是坐墙角里。知情人士告诉我说坐中间的人家家长都送礼了。(老师会带班一直到小学毕业)就孩子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座位)问题,我写了一篇文章转发家长微信群,文章没提名没点姓。结果立马受到班主任的言语攻击,数学老师也发两张试卷,并电脑打印醒目名字(我儿名),随后我被踢出了群。如此师德,令人咋舌!”

我们的回答的大致观点是:无论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位妈妈不考虑孩子的学校生活品质、不考虑老师对孩子的看法,不管不顾地发文章到家长微信群怼老师,既不理性,也不妥当。

专门再写一篇文章,其实是想与讨论这件事特别相关的另一个问题:

爸爸妈妈在孩子的班级微信家长群里,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不招老师和群友烦的家长,不出现这种和老师互怼,甚至被踢出家长群的糟糕状况?

微信家长群那些尴尬冲突

现在微信使用普及,幼儿园、小学、中学每个孩子的班级,老师都会建一个家长群,用来发布学校通知、班级通知、交作业情况、日常测验情况等等。用得多了,不免出现各种尴尬冲突:

有的是家长在群里问老师某件事,老师没有及时回,然后家长就怒了,在群里发消息骂老师;

有的是家长非要老师拍幼儿园孩子上课的视频发在群里,老师在家长群发火了;

有的是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学生,或者晒出学生不太好的考试成绩,要求家长监督,然后孩子被点到名的家长就火了,觉得老师公开发这样的消息是针对自家孩子和家长,是一种羞辱;

甚至还有家长在微信群里互相吵起来……

这些尴尬冲突,当然是老师和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

有这么多冲突,家长群还应该继续用吗?

于是就有家长很困惑:既然这么多冲突,班级家长群还应该继续用吗?我还要继续呆在群里吗?

真心爸妈的观点是:微信是一种很高效率的工具,甚至可以说,在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上,目前是效率最高、互动最及时的工具。既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和家长联络的工作量,又方便家长及时获取与自家孩子相关的信息。如此高效的工具,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点小矛盾,就怀疑到底该不该用。

但如何用好,如何避免冲突,确实是每个使用者,尤其是学生家长,应该特别留意的问题。否则,一个好好的沟通渠道,就很可能变成各种矛盾冲突的源头,让老师和家长都不痛快,甚至影响到孩子。

如何避免冲突?做个不招人烦的家长?

1、习惯微信群特性

家长群这种沟通方式,比原来老师和家长一对一短信沟通、电话沟通公开得多。有时老师为了效率的考虑,确实会把一些稍稍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比如成绩,比如谁没交作业,发在群里。

作为爸爸妈妈,需要接受和习惯微信群的这种特征,相信老师这样做,用意并不是针对某个学生和某位家长,故意让你和孩子难堪。而且,真的比较严重、需要特别提出批评的事,老师不会公开发到微信群,而是会和家长一对一地当面沟通、电话沟通或者微信沟通。

有这样一个心态上的准备,待在家长群里,就会舒服很多,不会经常因为自家孩子被“点名”了,就很不痛快。

2、弄清群规

待在任何一个微信群,都需要先弄清群规:这个群是做什么的,群友是什么人,在群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家长进入孩子的家长群,也首先要弄明白这个群的群规。

家长微信群生存指南:如何做个安安静静不招老师烦的好家长?

当然,家长群规模一般都不大,老师也不是很专业的社群运营者,一般不会特别写出成文的群规,但在建群时,一般都会声明,家长群主要是用于老师发通知的——意思就是说,这其实不是讨论群,也不是家长交流群。

所以作为家长,也要明白这一点,这个群对你来说,作用是及时获取老师发布的各种通知、了解老师认为需要家长知道、但还不必和家长一对一沟通的学生动态,而不是让你来和老师一对一交流(除非老师特别@你),或者和其他家长讨论的。

每位家长都弄清家长群的这个基本规则,后面的活动,就会有规范得多。

3、老师没有@你时,尽量不要主动发起和老师交流

老师一个人对几十个家长,每个家长都在群里和老师说一句话,老师可能就得花好几十分钟才能一一回复。

所以,真心爸妈认为,如果老师没有专门@某位家长,家长尽量不要主动在群里发起和老师的交流。这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其他群友的尊重。

4、自家孩子的具体问题,和老师一对一沟通

如果确实有关于自家孩子的具体问题,需要询问老师,或者和老师讨论,在群里和老师对话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是这种对话会打扰其他群友;

二是这些话题一般都会涉及孩子比较私人的话题,不利于保护孩子的隐私;

三是这样公开的场合,老师有一些话,可能不方便说,如果说了,也可能会造成家长的难堪。

更好的办法是,和老师一对一微信沟通,或者有必要的时候电话沟通,再严重的情况,老师可能会约你见面,或者你也可以约老师见面。

5、别随意转消息入群

我们得谦虚地承认:这个群主要是给老师发消息用的,不是给家长发消息用的。

6、别随意发起讨论

基于和前一条相同的原因,家长也需要约束自己,不要在家长群里发起讨论某个话题,即便这个话题是和孩子或者家长密切相关的。

如果确实想和别的家长讨论,可以找熟悉的家长再组单独的讨论小群。

7、别刷屏点赞

有的爸爸妈妈,喜欢在群里给老师点赞,而且一点赞,就几十个一模一样的表情和语句。

其实这没有必要,要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和老师见面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沟通时,既尊重又谦逊就足够了。在群里刷屏,很容易把群里那些真正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给淹没掉。

8、别在群里公开给老师提意见或者建议

对老师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更好的方式,是私下跟老师交流,在群里公开提出,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都会给老师压力,让老师为难。

而且,如果你的意见特别尖锐,还可能引发和老师的言语冲突。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别认为他的职业是老师,就该承受你的自恋和为所欲为。

9、别在群里对老师提要求

老师,您能不能发一下今天的作业?老师,某某某学习不太上心,请您多督促他……

这样“要求”性质的内容,最好不要在群里提给老师,如果确实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还是那句话,单独和老师交流,是更妥当的方式。

10、一定不要在群里用任何方式怼老师

最重要的一条,放在最后,说三遍。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做得不妥之处,就是在群里怼老师。你怼的是老师,影响的是自家孩子,家长这种不够理性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进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品质。

你可能会想:他是老师,他不能这么做,有什么事跟我说,不能针对我的孩子。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成你自己,你做得到被别人一点的都不礼貌地怼了一顿,还对他的孩子宠爱有加吗?

所以,做个理性的家长,一定一定不要用任何方式在群里怼老师,包括:呛老师的话茬、发动其他家长一起给老师提意见、用转相关文章进群、像那位妈妈一样发自己的“没提名没点姓”的文章等“指桑骂槐”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相信能做到这些,即便不会成为很受老师和其他欢迎的群友,也不会成为被老师怒踢出家长群的那一个了。

其实,话说回来,爸爸妈妈在家长群的生存底线,是不成为不受欢迎的群友,但生存目标,不是成为大受欢迎甚至引人注目的群友。做个安安静静、老师有要求默默迅速配合的家长,就是很好的状态了。

真心爸妈精选0-16岁全学科书单和20多个主题书单

真心爸妈(徐智明 / 高志宏)

孩子向前,父母退后

著有《育儿基本1、2》、《阅读手册(上、下)》。以“让孩子自主、与孩子合作、让孩子满足”三理念打造家庭教育底层逻辑;以“全学科自主阅读”成就孩子学习力。北大本科,中传硕博,两孩父母,现居北京。

爸爸妈妈在家长群的生存底线,是不成为不受欢迎的群友。

相关文章

突发!美国出动6架B-2轰炸机!以军总长:准备打持久战!美媒:哈梅内伊藏身地堡,已提名了接班人!特朗普称美情报总监搞错了情报

突发!美国出动6架B-2轰炸机!以军总长:准备打持久战!美媒:哈梅内伊藏身地堡,已提名了接班人!特朗普称美情报总监搞错了情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1日,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六架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飞往位于关岛的美军基地。根据飞行追踪数据和其与空中交通管制的通话记录推测,这些轰炸机在途中完...

陕西一学生上课举凳砸老师,教育不是“谁弱谁有理”

陕西一学生上课举凳砸老师,教育不是“谁弱谁有理”

一则发生在教室内的监控视频,近日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教师从讲台走下对学生说:“干啥呢,东西交出来,快点。”随后,该学生突然情绪失控,推开旁边同学,抄起凳子砸向老师。 经红星新闻记者多方核...

我舅位高权重,母亲却从来不提,父亲被村长欺负后,舅舅露面了

我舅位高权重,母亲却从来不提,父亲被村长欺负后,舅舅露面了

“妈,为什么我们家从来没有舅舅来过?”我问道。 母亲手里的活停了停,目光有些闪躲:“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别问这些。” “可是别人家都有亲戚走动...” “少打听大人的事!”母亲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 我不...

还没停火!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最猛烈的无人机袭击”,普京最新回应“需要怎样的战果”

还没停火!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最猛烈的无人机袭击”,普京最新回应“需要怎样的战果”

据央视新闻,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8日称,当天凌晨起,俄军防空系统在别尔哥罗德州和布良斯克州上空击落了超过20架乌克兰无人机。 乌克兰武装部队18日称,过去一天前线地区发生167次战斗。乌克兰空军称,...

小叔生日宴骂我妈上菜慢,我爸连扇妈妈9巴掌,我没闹却拎起一棍子

小叔生日宴骂我妈上菜慢,我爸连扇妈妈9巴掌,我没闹却拎起一棍子

小叔振华四十岁生日那天,母亲秀兰在厨房里忙碌了整整三个小时。 "上菜怎么这么慢?让客人等成什么样子?" 可惜还是不如人意,惹得小叔不满地抱怨着。 奶奶也在一旁附和:"就是,秀兰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

儿子侄子都考上大学,婆子让我给侄子25万学费,我一句话让她闭嘴

儿子侄子都考上大学,婆子让我给侄子25万学费,我一句话让她闭嘴

01 这是一个值得全家庆祝的日子。 李梅的儿子小宇,和她大伯家的侄子小杰,今年一同参加高考,双双被南方的顶尖985名校录取。 一个家族,同时飞出两只金凤凰,这在他们生活的小城里,是足以让人津津乐道很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