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50到70野路子!高三班主任:学渣逆袭全靠这4条提分秘籍
高考历史50到70的野路子!高三班主任:学渣逆袭全靠这4条提分秘籍
高考最后这些天,历史还在50分徘徊的同学,别放弃!用对了方法,最后一个月从40分冲到70分。
历史是高考最好“捡分”的学科——不考计算,不考文采,考的是“套路和关键词”。
今天教你的不是背书技巧,而是专为历史学渣设计的“急救包”,放弃复杂时间轴,死磕高频考点,用最笨的方法抢最多的分。
第一步:认清现实,专攻“送分题”
历史总分100分,下游生目标不是冲80,而是先保住60分。高考历史有三大“送分板块”:选择题(48分)、材料题第一问(抄材料得分)、小论文开头结尾(模板分)。
现在立刻扔掉复杂的大题,主攻以下四类题:选择题中的时间排序题、材料题“概括特点/原因”题、小论文的万能模板。
每天用2小时,只刷近五年全国卷真题中的这些题型,把反复出现的答案词(如“小农经济”“中央集权”“思想解放”)抄成巴掌大的卡片,上厕所时反复看。
选择题靠“三秒排除法”
历史选择题本质是“找茬游戏”,教你三招野路子:
① 时间炸弹法:看到“铁犁牛耕”先想春秋战国,“蒸汽机”直接锁定工业革命;
② 绝对词必杀:选项里有“彻底改变”“全面实现”“唯一原因”的99%是错的;
③ 图片题看细节:地图题重点看边界线和图例,文物图看材质和文字。
比如题目出现“耧车”图片,直接选“汉代农业技术进步”。每天用《小题狂练》刷50道真题选择题,重点练时间排序题(答案规律:最早和最晚的选项往往是坑,中间两个二选一)。
材料题不会写?抄材料也能得分。
材料题第一问通常是“根据材料概括”,答案80%藏在原文里。
教你“三句成答案”:
① 划出材料中的动词(如“建立”“推广”“改革”);
② 合并同类项(比如三段材料都讲“税收”,答案写“统一税收制度”);
③ 套用模板词(经济题用“促进发展”,政治题用“加强集权”,文化题用“推动交流”)。
例如材料提到“宋朝设立市舶司,泉州商人出海贸易”,直接抄“海外贸易繁荣”+“政府加强管理”就能拿分。
小论文是救命稻草,背模板就能蹭分。
小论文不求高分,只求不空着。考前背熟三个万能模板:
开头: “随着...(时代背景),...(主题)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结尾: “综上所述,...(主题)既是...(原因)的必然结果,又为...(影响)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间论点:用“政治+经济+文化”三件套,每个论点写1句史实+1句分析。比如写“明清社会转型”,第一段写“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军机处)”,第二段写“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商帮)”,第三段写“文化上思想控制加强(文字狱)”。考试时哪怕史实记不清,按模板填满也能拿6分。
高频考点死记硬背也能抢分
历史最后30天,只背20个必考重点:
① 中国古代史: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中央集权演变);小农经济特点(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②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存);
③ 世界史: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冷战(全球化与霸权更替)。
每天早晚各花15分钟,用谐音梗记时间:比如“1895年甲午战败”记成“一把旧屋塌了”,对应《马关条约》。
考场时间分配生死线:
选择题15分钟(1-12题每题30秒,绝对不纠结);
材料题30分钟(第一问5分钟,第二问10分钟,第三问15分钟);
小论文15分钟(5分钟列提纲,10分钟写);
留10分钟检查选择题填涂。
记住:大题先写关键词再编分析,字可以丑但绝不能空!
最后7天救命计划:
Day1-2:狂刷五年真题选择题,总结时间排序规律;
Day3-4:死磕材料题第一问,每天抄10套真题答案提炼高频词;
Day5:手抄5篇小论文范文,整理万能模板;
Day6:过一遍20个必考重点,用谐音梗强化记忆;
Day7:全真模考一套真题,大题只写关键词和模板句,下午去考场踩点,晚上默写时间轴。
考场上记住这句话:“历史考试不是比谁懂得多,而是比谁忘得少。” 把你背过的关键词像撒种子一样扔进答题卡,总有一颗会开花。
#闪闪发光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