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美羊羊2个月前精彩生活15

去年高考季,张雪峰直播间发布11999元/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万个名额被一抢而空,给江湖留下“3小时赚2亿”的传说。

今年高考前一周,张雪峰哽咽宣布“或将”停播,声泪俱下不知是为暂停“寒门救星”的使命而遗憾,还是痛惜到账金额少了一笔。但已知的是,上述两档服务今年分别涨价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就售罄。

中国人的一生处处都是分水岭, 但每一处分水岭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有不同的定价。按照研究机构的测算, 志愿填报这一分水岭,市场规模就在过去十年翻了十倍。

未成年人或许还不懂“同分不同命”的残酷现实,但他们的父母大概都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感触深刻。

复杂的规则、善变的环境、性价比的权衡叠加在一起,高考志愿填报成为一场比高考更复杂的较量。

被放大的焦虑

过去十年,高考的难度未必增加,但志愿填报的的复杂性却与日俱增。

以内蒙古的“动态排名、精准定位”机制为例,考生可以实时获知自己在心仪大学候选人名单中所处的位次,评估上岸概率——系统关闭前,可以把别人挤出去,也可能被别人挤出来,前一秒北大光华,后一秒北大青鸟。

这套机制的初衷可能是促进志愿填报的公开透明,但架不住群众在执行层面各显神通。《北京青年报》曾探访内蒙古包头的志愿填报现场,有专业机构负责统筹全局,有往届考生负责微操,有高分学生负责替低分学生“占座”,网吧老板负责涨价。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

2022年7月,内蒙古包头某网吧志愿填报现场,图片来源:北青深一度

也许是过于紧张刺激,在内蒙施行了近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在今年成为历史,2025年起,全内蒙的志愿填报切换为平行志愿模式,赌赢清华园赌输清华池的传说就此作古。

整体而言,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了两个重要转变: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

“知分填报”和“平行志愿”的出发点都是降低掉档风险,但也让志愿填报这件事逐渐走向复杂,让志愿填报咨询变成一门值钱的生意。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90后一代普遍经历的是“老高考”填报模式:底层逻辑是用已知的分数匹配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能被心仪的专业录取,也可以调剂到其他专业。

“老高考”模式下,一般每个批次可以填报4-8个院校,每个院校可以选6个专业,还算简单。

但 2015年后陆续普及的“新高考”制度,让局面的复杂程度发生质变。

目前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其他省份均已转变成新高考模式,对应着“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志愿填报模式,向好趋势和衍生难题一同到来:

一是可报志愿数量大幅增长。

采用“专业(类)+院校”的的辽宁,本科批次可以填112个专业;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四川,今年把志愿数量提升到45个,每个专业组里可选6个专业,理论上考生最多能填270个专业志愿。

菜单上有270个菜都足以让人头皮发麻,更不用说填志愿了。尽管可报志愿数量大幅增长,最终录取结果还是唯一,分母越来越大,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二是专业的权重超过学校。

原因可能是过去十年,中国的大学数量增加了近400所,但985/211院校一直保持在115所, “好大学”其实并未增加,推动专业的重要性提高。

另一方面,高校本科专业在过去十年从309种增加到845种,随着市场快速变化,专业的增减调整也愈发频繁,其中不乏轻化工程(其实是造纸)这种迷惑性极强的专业,进一步拉大了信息差。

衡量学校排名的标准非常明晰,毕竟政府已经划出重点名单,但专业好坏却见仁见智。

高考结束前,学生的重心往往都在高考而非志愿——没人会天天研究自己中彩票之后买保时捷好还是奔驰S好。这导致大部分人对专业和对应的就业市场缺乏了解,也为众多张雪峰创造了利润空间。

志愿选择影响的不是大学四年,而是往后漫长的职业生涯,稍有不慎就走向月薪三千的不归路。“把高考的每一分在未来最大化变现”这件事,让知识改变命运变得无比具体。

但问题在于, 决定人才定价的既不是考生,也不是高校,更不是张雪峰。

人才的定价权

2012年7月,一位被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的考生在贴吧发帖,言语间满是对自己错失土木工程专业的遗憾。这个帖子当年没什么热度,反倒是十年后土木行业寒冬来袭,一众网友赶来合影。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无独有偶,张一鸣高中时读了一本北大老师写的《普通生物学》,对“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走了心,报考了南开的生物系。幸运的是,南开生物系没要他,把他调剂去了微电子;更幸运的是,张一鸣大二下学期转专业去了计算机科学。

可见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也会对选专业这事出现误判,张雪峰在2020年力荐大家报考土木工程,也就不算什么污点了。

要知道曾有专业咨询公司在2011将计算机科学列入“红牌专业”,原因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

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_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事实证明,2010年后诞生的诸如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产业,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现象:专业的受欢迎程度永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

实际生活中,专业的选择与行业的景气往往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进银行喜迎降薪;但同一年去天坑材料,毕业后反而能赶上天量的财政补贴和民间投资涌入新能源领域。

决定人才供给的不是高校,反而是产业在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2017年电竞热度爆发,三年内就有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到了毕业附近的2022年,行业的收入和规模出现首次下滑。

决定工作好坏的是行业的起伏,而决定后者的因素就复杂得多。1999年从富士康辞职,可以成为立讯精密的老板王来春;2019年从富士康辞职,就只能坐大巴去立讯精密给王来春打工了。

为人才定价的是具体的产业和公司,大部分能提供高薪酬岗位的企业都有两种特征:一是有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二是面临阶段性的人才短缺。

前者的代表是各家互联网大厂,虽然待遇不菲,但竞争同样激烈。

2022年比亚迪营收站上4000亿大关,净利润同比暴涨449%,第二年,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杀向比亚迪,让王传福受宠若惊:以前想招清华北大人家看不上,今年招到不少。

后者往往存在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切换期创造的新产业,好处是求职面临的竞争少,坏处是如果有这个眼光,全职炒股肯定赚得更多。

行业的迅速增长又会加剧市场格局的分散,导致行业普遍存在就业市场并不吃香的“小公司”,导致在专业选择上不被看好。

下意识认为涌入红海更安全是人之常情,就像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正所谓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一个行业四年前就繁荣,难保四年后还有长坡厚雪。填志愿相当于在买入一个有4年封闭期的理财产品,谁也猜不到到时是赚是亏。

人们对不确定性有种天然的厌恶,人生抉择的关口未必有引航的灯塔,但绝对不缺打扮成灯塔的专家。

焦虑的解药

中国正常运营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有1300多家,按照天眼查的口径,近70%都来自高考大省河北。

这门生意的繁荣,一是因为有得赚,二是技术难度其实不高。

毕竟“定终生”的关键一役摆在眼前,今天少氪的金,也许都会变成日后少赚的钱。

从技术门槛的角度看, 志愿填报咨询的附加值更多是对庞杂信息的筛选整理,在志愿填报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的确能解决愈发严峻的信息差问题。

但至于服务效果,用户反馈最快也要等到四年之后,近乎一锤子买卖。即便身在产业一线的从业者,都未必清楚所在行业的增长前景,更何况直播间里上一份工作或许是卖保险的志愿填报咨询师呢?

如果把志愿填报视作投资,那么无论好的预期还是差的预期,都好过不确定的预期。从志愿填报到烧香拜佛,种种类似消费行为的实质,更接近于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安慰剂。

对风险的厌恶来自人的生物性,而非地域和文化所决定。对铁饭碗的痴迷也非山东人民的专利,希特勒的父亲就希望儿子别惦记艺术,老老实实做一名公务员。当然儿子后来的确当了公务员,行政级别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

有趣的是,元首后来与年轻时一起追逐艺术梦想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席克重逢,发现老朋友也在奥地利政府任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仆。

志愿填报的特殊性在于, 对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这很可能是在“改变命运”这件事上,最后一次有选择权的关口。

学生时代的敌人是明确的知识点、数学试卷上最后一道大题和完形填空里四个不同时态的动词,接受教育的过程是锚定一个明确的指标——即分数,并动用一切努力在考场上比别人做得更好。

但在社会立足这件事,既没有清晰的预期目标,也没有明确的工具手段,面前的敌人虚无且不可控。自己的人生路总是比别人多了些颠簸,不是因为高考考得不好,而是别人有一辆搭载AIRMATIC空气悬挂系统的奔驰S450。

当学生时代的工具理性开始失效,面前的压力从“这两分是怎么丢的”换成了“把你的思考沉淀到日报周报月报里”,看不见的大手接棒看得见的巴掌,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就会开始蔓延。

当无数人希望借助外力消弭这些焦虑时,它就会成长为一个大生意。给迷茫的心灵以安慰,在任何时代都是财富密码。

尾声

能够学一个合适的专业,去一个合适的行业,最终完成阶层跨越的天作之合,在任何时代恐怕都是稀缺的奢侈品。

宏观环境始终会平均影响每一个人,无论国际政局与经济周期如何天翻地覆,能松弛摆弄命运的人和个人努力融入历史行程的故事往往都是少数,大多数人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其实并不会改变。

在这一点上,为无数家庭谋划人生的张雪峰看得很透彻。他为女儿的人生提供的兜底方案是:进银行。

因为他有两家存款过亿的公司,女儿在哪个银行工作,他就把钱存在哪个银行。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浏览)

1. 在“最透明”的高报系统里博弈,北青深一度

2.最多可选45个平行志愿!红星新闻

3. 张一鸣对话钱颖一:读大学时最爱看传记,保持学习能力更重要,澎湃新闻

4.《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

5. 2020年中国电竞教育短报告,头豹研究院

6. 收入与规模首次下滑,2022年电竞圈遇冷,三易生活

7. 比亚迪王传福:以前想招清华北大人家看不上 今年招到不少,快科技

8. 青年希特勒,奥古斯特·库比席克

9. 张雪峰:女儿去哪,过亿存款就存哪,观察者网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相关文章

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

你是在保护孩子,还是让他们窒息?

“担忧症”家长的日常,像极了凌晨两点还在群里催作业的班主任,操心得比自己考试还要用力。 为了孩子,那股“热心肠”几乎能从每一个细节里掏心挖肺。 小时候,一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瞬间,厨房里咣咣作响的切菜声...

当一个大龄失业者决定考公

当一个大龄失业者决定考公

家人们,中午好。 这两年网上总说,毕业生就业难,一门心思都去考公和考研。 其实不光毕业生想上岸,失业的大龄牛马,也在琢磨上岸。 失业牛马考公有多普遍呢? 一线城市的自助自习室里,一半以上是年过三十的...

永远不要太操心孩子,关注越多包办越全,孩子越容易内耗摆烂躺平

永远不要太操心孩子,关注越多包办越全,孩子越容易内耗摆烂躺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百分百的,恨不得掏心掏肺,为了孩子甘愿千千万万遍。 但过度的操心,无微不至的关注,时刻的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不仅没办法帮助孩子,反而家长自己被内耗环绕。 这时,不淡定的家长投射给孩子的...

总是失眠,情绪混乱?其实《心经》开头就给了你答案

总是失眠,情绪混乱?其实《心经》开头就给了你答案

她已经翻了第十个身。 凌晨三点,窗外没声音,房里也没灯,只有她脑子里在放连环电影:下午主管一句没头没尾的提醒、上个月没回的那封讯息、三年前错过的那个决定,还有明早要交的报告。她抓起手机一看,三点十二。...

尹正39岁自曝一事无成!深夜长文爆哭上热搜,真诚打脸多少明星

尹正39岁自曝一事无成!深夜长文爆哭上热搜,真诚打脸多少明星

凌晨三点的北京,尹正对着手机屏幕一字一句敲下"我一事无成"时,手指一定在发抖。这篇深夜长文像颗深水炸弹,瞬间炸出十万条评论。有人心疼:"哥你可是拿过金鸡奖提名的!"有人破防:"原来大明星也会焦虑到失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