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屏高分”中,那些遗憾与欣慰也需要被看见 | 新京报快评

美羊羊2个月前精彩生活16

在“满屏高分”中,那些遗憾与欣慰也需要被看见 | 新京报快评_在“满屏高分”中,那些遗憾与欣慰也需要被看见 | 新京报快评_

这两天,一位“高考288分的考生”冲上热搜。图/社交平台截图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公布,不少网友在网上晒出查分视频。一位高考288分的考生意外冲上热搜。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2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女儿高考查分,考了288分,获得全家欢呼。这位网友表示,“不怕你们笑话,这是我们考得最好的一次。”她还表示,大家都“望子成龙”,但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不擅长,也没必要去强求。

也是在这两天,一段大车司机在路上安慰高考失利儿子的视频同样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视频中,司机的儿子表示,差十几分无缘心仪学校。随后这位父亲说:“不管选啥学校,爸供你就行了”“看看前方,不都是路吗”。

高考作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查分时,希望孩子能够拿到理想成绩、获得前往“梦中情校”的通行证,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正因如此,“满屏高分”的查分名场面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关注,赢得无数点赞和艳羡。

但是现实中,并非人人都是学霸,考场发挥也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能够摘取高分的毕竟只是少数。对大多数平凡学生而言,虽然努力了仍然成绩普通、因为发挥失常或几分之差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恐怕才是更加真实的查分“画风”。

普通学子查分后坦然接纳结果,消化失落、遗憾等复杂情绪的过程,他们与家人的互动和应对理念同样值得关注。而在两条短视频的评论区,不少网友都对几位家长的做法表示认同。

面对较低的考分,如果家长看到成绩后一味表达嫌弃、传递压力,恐怕只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的家庭氛围,进而导致其滋生自卑、焦虑等负面心理。而乐观接受客观结果,拒绝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不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人长处作比较,则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教育思维。

正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大多数普通学子而言,后悔当初没有多学一些、遗憾因粗心等原因丢掉分数等,都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对此,学校和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科学应对情绪、调整心态,学会以更加积极、更为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

像那位司机爸爸的表达之所以引人注目,也正是因为他以一种极为朴实的方式,表达了家人的无条件包容与支持,激励孩子要勇敢地向前看。

正如曾经的“名校落榜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日发文所说的,“现实里,大多数同学没有那么幸运,能直接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这其实完全不是大问题,非常常见和正常。请不要放弃努力寻找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寻找新的方向,并请一定努力去实践”。

的确,高考虽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漫长人生旅程中的阶段性小结。孩子在家长心中的“分量”,也不该因为一纸成绩而有所改变。坦然接受也许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以乐观务实积极的态度锚定新的未来方向,是每一位平凡学子和家长都要面临的成长必修课。

相关文章

“家里没钱供你!”女大学生因考研与父母决裂,网友一眼看破真相

“家里没钱供你!”女大学生因考研与父母决裂,网友一眼看破真相

“家里没钱供你!”女大学生因考研与父母决裂,网友一眼看破真相 考研,真的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吗? 在这个考研人数年年创新高的时代,很多人把研究生学历看成了跳出“普通圈层”的救命稻草。但问题来了——...

嘴上全是道理,卷子一塌糊涂

嘴上全是道理,卷子一塌糊涂

小时候,我妈给我讲过一个道理: 成绩不是一切,但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最好还是有个好成绩垫底。 听起来像鸡汤,其实里面有毒。因为她讲这句话的时候,是我刚考了全年级第一百八十九名,倒数第三。 我没觉得自己不...

高考倒计时10天:你只管努力,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高考倒计时10天:你只管努力,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转眼间,距离高考不到10天了。 1335万学子,经历了三年寒窗苦读,即将奔赴考场。 这三年来,可能你也曾见过清晨5点的微光,听过午夜笔尖的沙沙声;可能你也曾在月考失利后偷偷抹泪,也会因解出一道难题而...

咸阳图书馆【今日主播】美文欣赏——孩子请听我说、痛

咸阳图书馆【今日主播】美文欣赏——孩子请听我说、痛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教你慢慢的用汤勺,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教你擤鼻涕、擦屁股。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

教师拼不拼?关键看校长是“托举”还是“拖拽”

全文长 2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同样是30岁的教师,有人把教案本翻出毛边还在改课件,有人对着电脑屏幕数着下课时间。别骂躺平的没追求,也别只夸拼命的有情怀。这差距的真相,可能就藏在校长的一...

永远不要太操心孩子,关注越多包办越全,孩子越容易内耗摆烂躺平

永远不要太操心孩子,关注越多包办越全,孩子越容易内耗摆烂躺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百分百的,恨不得掏心掏肺,为了孩子甘愿千千万万遍。 但过度的操心,无微不至的关注,时刻的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不仅没办法帮助孩子,反而家长自己被内耗环绕。 这时,不淡定的家长投射给孩子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