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承上启下的智慧与担当——听汪志广老师《决胜中层》讲座心得体会

美羊羊4周前精彩生活10

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_

承上启下的智慧与担当寻——听汪志广老师《决胜中层》讲座心得体会作者|李海丽

爱我昌黎强师赋能启新程,兴我教育培根铸魂育桃李。7月12日,在昌黎县教育和体育局开展的“2025年暑假教师培训活动”中,我有幸与全县400余位中小学中层干部一起,聆听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汪志广老师的《决胜中层——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讲座,汲取了众多学校管理工作的宝贵经验,启迪了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深度思考。

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_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

听了汪志广老师的讲座,仿佛找到了教育管理的“金钥匙”。汪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幽默生动的语言,深刻剖析了新时代学校中层干部的核心素养与行动路径,让我对中层角色有了全新认知,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一、角色认知: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的“枢纽”

汪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层干部是学校战略落地的“转换器”、师生诉求的“传感器”、部门协作的“耦合器”,中层绝非简单的“传声筒”,而是要成为“创造性执行者”。

(一)对上:战略落地的“翻译官”

校级决策往往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首先中层要准确理解高层战略的核心意图,把抽象的理念(如“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化为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如教学部门的课程改革计划、学生部门的活动设计等),让基层教职工能清晰理解“要做什么”。其次,不同部门(如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的工作场景不同,中层需结合实际情况,为战略制定可操作的步骤、资源分配方案和考核标准,确保战略“接地气”,避免“上下脱节”。

(二)对下:教师成长的“脚手架”

面对教师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需打破“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对资深教师,可设立“教学创新工作坊”,让其主导校本课程开发;对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等帮助其快速成长。正如汪老师所言:“管理就是服务,要让教师在被托举中找到价值感”。

(三)对内:部门协作的“润滑剂”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部门间的协同至关重要。首先,当不同部门因工作优先级、资源分配等产生矛盾时(比如教务处强调教学进度,德育处希望增加活动时间),中层能从学校整体目标出发,协调各方找到平衡点,避免“各扫门前雪”。其次,中层熟悉本部门业务,也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逻辑,能主动传递关键信息(如某项教学改革需要总务处配合场地调整),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重复劳动或工作脱节。再次,很多学校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如大型校园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层会主动牵头对接,明确各部门分工,推动流程衔接,让分散的力量凝聚成整体效能。

_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

二、能力锻造:做“战略型”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质量。

(一)以“创造性执行力”破局

执行力不是机械执行,而是“把好事办好”的能力。比如: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中,我们不能简单要求教师使用平台,而是要通过“需求调研-技术培训-实践指导-效果反馈”闭环,让教师从“被动用”转为“主动用”。针对老教师的技术焦虑,组织“师徒结对”,让青年教师一对一帮扶,既提升了使用效率,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二)以“角色认知力”定位

“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是中层干部的行为准则。中层需跳出“部门利益优先”的局限,明确自身角色的根本出发点是学校整体发展。在平衡部门需求与学校全局时,能以整体

目标为标尺做决策,避免因“角色错位”导致内耗。

(三)以“团队感召力”凝心

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看见、被认可,从而激发内在动力。那么中层的以身作则很重要,比如带头投入教学改革、主动关心教职工需求;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如教研分享、团队建设)营造互助氛围,让大家感受到“我们是一起做事的伙伴”,而非孤立的个体。

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_

三、实践反思:中层要具有“系统思维”

中层干部需具备“跳出局部看整体”的系统思维。在推进“五育融合”时,不能仅关注本部门工作,而是要统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源整合等要素。例如,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社区服务结合,开发“种植+科学观察+写作”的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汪志广老师的讲座,是一次关于“中层力量”的价值重估与能力唤醒。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校中层干部绝非可有可无的“夹心层”,而是决定组织效能与未来发展高度的“脊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意味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拥抱承上启下的使命,以扎实的能力素养构筑高效执行的桥梁,以持续的学习创新驱动变革的步伐。

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_

作者简介:李海丽,高级讲师,秦皇岛市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系德育主任,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县级骨干教师。曾获市级文明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县级师德标兵等荣誉。从教以来,多次讲授县级、市级优质课和公开课,广受好评;在省市县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三十余次;发表相关论文三篇,著作两部;主持、参与课题研究五项。

_听取讲座心得体会_听取讲座后感悟发言

相关文章

做好省域强师的核心引擎

做好省域强师的核心引擎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

善解人意的校长,为何换来伤痕累累?(附解决方案)

善解人意的校长,为何换来伤痕累累?(附解决方案)

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教务会议上,一个扎心的问题从角落里抛出来:“善解人意难道不对吗?”提问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年级组长,他温和、理解、凡事总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班主任老师家里...

好教师是“管”出来的吗?

好教师是“管”出来的吗?

全文长 3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现在许多学校对教师越来越强调“精细化管理”,有些叫“痕迹管理”,就是对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要纳入管理范畴,各种事情都要让管理者看到,希望构建一个自上而...

教师,为何成了“出市”都需层层审批的“特殊人群”?

教师,为何成了“出市”都需层层审批的“特殊人群”?

最近,在某大v自媒体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今天长沙某区有老师向我反馈,今年出市都要向上级申请,批复后方可出行。 简单一句话,却如一把钝刀,悄然划开了教师群体心头那道久未结痂的伤痕。 当孩子们在作文里描...

中国教育的致命隐患:年轻教师都不阅读了?

中国教育的致命隐患:年轻教师都不阅读了?

现在的年轻教师,几乎都“不读书”了。 犹豫了一阵,我还是把“不读书”的不字打上了引号,不然的话,对不起那些正在失去越来越多本属于自己支配的读书时间但依然坚持读书的教师们。另外一层意思是想说,“不读书”...

给学校中层管理人员9条建议

给学校中层管理人员9条建议

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学校教务或教导、教研科研、德育、团委、办公室、后勤保障、信息技术等部门的负责人;有些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综合保障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组织结构,这些中心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